宾阳双创人物12年磨一梳,3万起步到年入
在广西,也许没有人比龙顺周更热爱牛角工艺品行业,从年开始正式涉足这个行业,拿出自己3万元的全部积蓄,在自己宾阳县武陵镇的家中瓦房创办广西龙劲牛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走上创业路,至今已经在牛角制品行业扎根了12年。他始终坚守自己心中的底线:产品质量是关键,不诚信不长久,做企业要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龙劲宣传片牛角手工艺品在宾阳已经传承了多年,民间有“千过梳头,头不白”的说法,牛角本身是中药的一种,因此牛角制品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使用牛角梳不会产生静电,牛角梳梳头有促进血液循环,“凉血解毒”药理性能。牛角梳是以黄牛角、水牛角为原材料,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磨、梳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好的牛角梳手感温润如玉,色泽圆润。年厂子刚成立时产品缺乏销路,20出头的他一个人拖着一皮箱的牛角梳,从南宁乘坐2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浙江义乌推广自己的牛角梳,在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城他发现市场的牛角梳质量参差不齐,越南进口的产品价格低廉、质量差,自己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优势。龙顺周是个爱动脑子的人,他认为假如自己打价格战,毫无利润可言,于是调整了经营策略,把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产品,从原材料、保健功效、艺术价值等重新定位产品卖点,并到杭州西湖、湖南凤凰古城等全国各地知名旅游景区与周边手工艺品商家对接销售渠道,以出厂价预支产品给到经销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打开了市场。经销商开始每月几万、十几万的从公司采购牛角梳及牛角的相关工艺品,公司建立起了稳定了销售渠道,逐步有了营收。目前公司在桂林、杭州、丽江等地的4A、5A旅游景区线下合作销售网点突破了家,甚至销售到了东盟国家。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公司生产基地从瓦房升级为厂房,生产线产能扩大到0余万元。 全国合作门店 初公司遇到了瓶颈,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产品价格相对透明,牛角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整个牛角梳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厂家打起了价格战,公司发展受到了限制,年底龙顺周果断成立了专门负责网络推广、销售的运营公司广西龙劲商贸有限公司,并进入宾阳互联网+双创基地,利用双创载体提供的办公场地、电商服务、营销推广资源在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今年也正在不断尝试通过找网红进行电商直播带货,每个月的订单数平均在多单。龙顺周也逐步意识到品牌的价值,申请了龙劲、龙劲匠、壮牛等10项商标,2项外观设计专利,树立自己的品牌。年被南宁市商务局评为南宁市电商商务十佳企,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商标。 双创基地为公司对接投融资机构企业获得荣誉12年的发展,公司的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已有牛角梳、牛角手串、刮痧板、按摩器等多种牛角工艺品,并通过技艺创新,让牛角梳具备了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员工从1个人发展到60多人,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与一百多户农户合作加工,带动上千农民参与牛角梳制品生产,年营业额超0万元。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宾阳县经信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组织委员,组织公益助学、农村青年就业培训活动,发挥自己做为一名党员在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了更好的传承宾阳手工艺品,树立宾阳牛角梳的品牌形象,龙顺周希望政府重视这个牛角工艺品行业发展,指导制定相关的产品标准,让宾阳成为整个牛角梳及相关制品的生产强县,争取年交易额超10亿元。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龙顺周说:“希望借助政府、银行、资本的支持,在宾阳县内寻找合适的用地,通过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的产品生产厂房和办公大楼,我有信心和能力让公司成为全国前列的牛角及相关制品生产厂家,树立宾阳的牛角品牌,让宾阳优秀工艺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宾阳互联网+双创基地 主编 杨志腾 采访 马尚宾 校稿 张小菊 排版 江宇 素材 龙劲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入驻双创基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4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
- 下一篇文章: 匠人志十年磨一ldquo箭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