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士这些中医预防新冠肺炎方案,不妨
各位亲爱的“V粉”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疾病预防的特色优势,更好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分别推出了中医药预防方案,供广大群众参考使用。我们选取了一些,仅供大家参考。 烟台版 (一)中医药预防方剂 药物组成: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10g、忍冬藤15g、连翘10g、黄芩10g、柴胡10g、半夏6g、藿香10g、陈皮6g、茯苓15g、北沙参6g、生姜10g 功效:益气固表,谐理气机,清热除湿。 (二)煎煮方法 取中药处方一剂入砂锅,清水浸泡30分钟,武火(大火)烧开改文火(小火)煎煮10分钟。同法再煎一遍。两次煎出药汁兑一起,约毫升。 (三)服用方法 餐后1小时温服,每日一剂,可分2-3次服用,连服7剂为宜。 (四)服药注意事项 1.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服用期间忌生冷、辛辣、牛羊肉及海鲜发物等;有不适感觉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3.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4.上述药物剂量为成人一日剂量。6岁儿童以上同成人量,6岁以下儿童每天按1/2~2/3成人量服用。 5.服药困难者,可以酌情加用糖或蜂蜜调味。 山东版 一、预防处方如下: 1、药物组成:黄芪12g、炒白术9g、防风6g、太子参12g、云苓12g、陈皮6g、连翘9g、金银花9g、苏叶6g、炙甘草3g。 功效:益气养阴,扶正固表 2、中成药:玉屏风散(丸、颗粒)。 3、推荐适应人群:密切接触者及医护人员。 二、其他应注意下列预防方法: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逗留时间;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 2.“食饮有节”。饮食清淡、规律,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3.“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起居作息规律,适当锻炼身体。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 甘肃版 治疗 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注重中医临床诊疗相关资料的收集总结工作。所有治疗处方不可用于预防。 (一)温邪犯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头痛,倦怠乏力,肌肤困痛,胸闷,脘痞,或呕恶,或便溏。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散邪,清热祛湿。 推荐处方:麻杏薏甘汤合升降散或达原饮;或羌活胜湿汤加减。 基本方药:炙麻黄、杏仁、草果、姜厚朴、槟榔、蝉蜕、连翘、羌活、苍术、桔梗、酒大黄。 (二)温热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喘息、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基本方药:炙麻黄、杏仁、石膏、金银花、连翘、黄芩、郁金、浙贝、赤芍、胆南星。 (三)温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喘促,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宣肺通腑,泻热解毒。 推荐处方:宣白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可配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基本方药:杏仁、生石膏、胆南星、酒大黄、炙麻黄、葶苈子、水牛角、桃仁、赤芍、生甘草。 (四)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基本方药:人参、附子、山萸肉、天竺黄煎汤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鼻饲。 河南版 成人中药预防处方 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的预防: 紫草10克、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无不适可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腹泻者慎用,孕妇慎用。 芦苇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黄芪10克 用法:煎或泡水代茶饮,不拘时,少量频饮。 注意事项:老人、儿童皆可服用,孕妇慎用。 适用于流行期间特殊人群的预防: 适用于平素脾胃不和,或近期有腹胀,不思饮食,苔白腻等湿气偏盛者。 藿香3克、陈皮3克、桑叶3克、芦根2克、桔梗3克、甘草2克 用法:一日一剂,加水煮沸后代茶饮。幼儿减半,孕妇慎用。 适用于平素易感冒,畏寒怕冷人群。 生黄芪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5克、前胡10克、藿香10克、生薏苡仁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孕妇慎用。 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尤其适合伴咽喉不适、大便偏干者。 麦冬5粒、白菊花2朵、射干2克、桑叶2克、青果2克、贯众2克 用法:以上6味药代茶饮。孕妇慎用。 适用于流行期间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接触或慢性基础病患者的预防。 生黄芪9克、射干5克、北沙参9克、金银花9克、苍术9克、藿香6克、贯众5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孕妇慎用。 儿童中药预防处方 适用于流行期间正常体质儿童的预防: 生石膏10克、绿豆12克、蒲公英6克、竹叶6克芦根3克、贯众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适用于流行期间特殊体质儿童的预防: 适用于气虚体质:平素易感冒,动则汗出,肢体倦怠,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 太子参10克、生黄芪10克、防风6克、炒白术10克、枇杷叶3克、贯众5克、大枣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适用于阴虚体质:平素易感冒,盗汗,口渴,心烦,便干,舌质红少苔。 太子参10克、石斛6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贯众5克、大枣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适用于痰湿体质:平素易感冒,体胖,面黄,乏力,口粘不渴,纳差,便溏,舌质红苔厚腻。 藿香6克、薏苡仁12克、苍术3克、厚朴3克、金银花3克、贯众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以上处方请在医师指导下参考使用) 江西版 一、预防 (一)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开展工作。 (二)药物预防使用玉屏风散加味,组成如下:生黄芪12g、防风10g、白术10g、银花10g、连翘10g、贯众6g、佩兰10g、陈皮10g、苍术10g、桔梗10g。 二、中医药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 (1)湿毒郁肺,枢机不利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出现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宣肺透邪、解毒祛湿。 推荐处方:麻杏苡甘汤加味。 基本方药:麻黄、杏仁、薏苡仁、生甘草、柴胡、黄芩、连翘、贯众、大青叶、牛蒡子、苍术、草果。 加减:便秘加重牛蒡子、杏仁用量;发热重者加滑石、羚羊角粉;咳嗽明显加矮地茶。 (2)热毒夹湿,肺失宣降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濡数。 治法:宣肺泻热、解毒祛湿。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基本方药:麻黄、杏仁、石膏、生甘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浙贝、苍术、滑石、藿香。 加减:咽喉红肿者合银翘马勃散。 (3)热毒闭肺,腑气不通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胸闷气促,或伴咯血,痰中带血,多有黄痰,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数。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通腑。 推荐处方:宣白承气汤加味。 基本方药:杏仁、生石膏、瓜蒌、大黄、葶苈子、贯众、大青叶、桃仁、白茅根、芦根、生甘草。 加减:高热不退加安宫牛黄丸或羚羊角粉(冲),便秘加枳壳、厚朴。 (4)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参附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 基本方药:人参、附子、山茱萸,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资料来源|烟台发布各地卫生健康部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pw/4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细说中药煎煮方法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