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静电打得好惨,该怎么破
白癜风会治好吗 http://m.39.net/pf/bdfyy/ 静电,真的很可怕。开车门被“打”、回家开门也被“打”。 见面握手,手指刚接触到对方,就会突然感觉到针刺般疼痛。 好好的娃,玩着滑滑梯,瞬间变“金毛狮王”,此时你要是去抱他,肯定也会被“打”。 这种在秋冬季节尤其高发的静电现象,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的行为习惯。不少网友感慨,如果可以,很想换个冬天没有静电的城市。那么,静电到底是个啥?我们该如何破防呢? 静电是怎么来的? 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当这个物体与某种介质(如金属、气体)接触,就会产生电荷转移而放电。如果是人的手,放电时与金属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小,因而会产生瞬间高压,让你的指尖有刺痛感。 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电荷在物体表面聚集呢?最常见的因素就是:摩擦。鞋底与地面摩擦、梳子与头发摩擦、人行走时与空气摩擦……摩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擦着擦着,电荷就进行了重新分布。 至于一个电子是从头发移动到梳子,还是从梳子移动到头发,取决于不同材料的特性。不同的原子核有不同的电子捕捉能力,比如橡胶很可能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而头发、玻璃、羊毛则可能失去电子并带正电。 下面这张图总结了摩擦静电系列物体的情况。 大家可以看到,像塑料、织物等绝缘材料通常能很好的积聚电荷,而像金属这样的导电材料则不能。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早上起来梳头,梳完发现头发“炸了”。因为梳头的过程中,头发丢失了电子带上正电,而头发与头发之间都是正电就会相互排斥,造成发型凌乱的感觉。 为什么冬天静电很多? 有经验的小伙伴,可能也发现了,静电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主要还是冬天比较多,这又是为什么? 这其实跟空气中的水有关,水是一种极好的导体,春季、夏季,空气中水分充足,身体上积聚的静电都被无形中处理掉了。 冬天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中水分不足,身体同样积聚电荷,但通常需要等到接触另一个导体(汽车、门把手或另一个人)时,才能放电。 如何消除静电? 知道静电的原理后,搞定静电就容易了。 01 你需要一个加湿器 一般来说,空气湿度建议保持在30%以上,40%~50%效果为佳,这会大大减少静电的问题,而且不会让皮肤过于干燥,对经常咳嗽的人来说,还能缓解不适,非常友好。 02 日常生活要进行一些改变 1、穿衣服:参照那张摩擦静电系列,建议尽量选择纯棉、丝等天然纤维的衣服,避免选择涤纶、尼龙之类材质的衣服。挂衣服时使用金属衣架可以将衣服上的电子电荷转移到金属衣架上,减少静电。 2、穿鞋子:建议穿运动鞋或皮革鞋底的鞋,避免穿橡胶鞋底的鞋。 3、涂身体乳或保湿霜:皮肤干燥会加强静电的蓄积,建议洗完澡后,穿衣之前给身体涂抹一层身体乳或保湿霜,这样还可以避免裤子或者裙子产生静电紧贴皮肤。 4、梳头:尽量选择木梳或牛角梳,避免选择塑料梳,当然,梳头前把梳子浸一下水也可以减少静电的发生。 5、洗头:与其一天洗一次头,不如两天或者三天洗一次。只在有必要的时候洗头,这样不仅对头发更好,并且头发上积累的油脂也可以减少静电。 6、发胶:很多发胶都含有酒精,它们会让头发产生更多的静电。所以要去除静电,就要选择没有酒精的发胶。 7、化学除静电:如果想随心所欲的穿衣服,可以使用防静电喷雾剂。 防静电喷涂涂料通常由导电聚合物和由去离子水和酒精制成的溶剂组成。当溶剂蒸发时,它会在物体表面留下看不见的薄导电“皮肤”,以防止静电积聚。 WINTER 1、红色:防静电分子迁移到塑料的表面,负极端朝上。 2、蓝色:大气中的水,正极被吸引到防静电分子的负极。 3、水分形成一层薄的导电膜,成为抗静电涂层。 03 你还可以主动放电 1、随身携带一个金属物品,无论是硬币、顶针还是钥匙,开门的时候手拿着接触这些金属表面,然后再开门。 2、开门前摸一下墙壁或开车门前摸一下地面。 这些除静电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虽然操作看着麻烦,但总比天天被静电折磨要好很多,还能缓解紧张和焦虑。最后想问问,关于静电,你身上都有什么难忘的体验?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参考文献: 1.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6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立春刚过,卫气守护,唤醒阳气调肝养肾
- 下一篇文章: 谁把南京的春天打翻了简直要逼疯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