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牛角的故事(2)

密勒日巴大师全集

敬礼上师

却说尊者父子二人在途中行路之时,惹琼巴心中想到:“这回如果是换了另一位上师,我此番从印度归来,一定会对我作盛大的迎接和款待的。但我这位上师他自己的衣着和享用一向都是最起码的。连他自己都这样(褛衣敝食),哪里还谈得到款待我呢?我从印度学了这许多的密乘大法,不应再以苦行方式来修习菩提道;应该以享受欲乐的方法去修行才对!”他一面想一面生起大我慢,对尊者也生起了恶劣的邪见,密勒日巴立刻就知道了。这时,在道路的中间恰巧有一个被弃置了的牦牛角。尊者就对惹琼巴说道:“你把这个牛角捡起来,我们带走吧。”惹琼巴心中想到:“我的这位上师有时说修行人应该什么也不要。有时‘他的嗔心却比老狗还狠,贪心比老丐还大。’用这个俗话来形容他真是恰到好处了。这个弃置在路旁的废牛角么,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究竟有什么用处呢?”于是就对尊者说道:“算了吧!这个毫无用处的东西,还是不要它吧!”尊者道:“捡起这样的东西,还不至于增长贪念,不久也许会用得着它的。”说着尊者就自己将牛角捡起拿在手中。二人行至巴姆巴塘的平原中央处,其地一片平旷,连一个小老鼠藏身的地方都没有。此时本来无云的晴空中忽然黑云密集,狂风骤作,极大的冰雹满天狂袭下来。惹琼巴连看一眼尊者的时间都来不及,赶紧两手蒙著头。过了一会儿,冰雹狂降之势稍缓,惹琼巴四下寻找,却不见尊者的踪影,他就坐在地上略事休息。忽然看见附近一块高地上有一个牛角,牛角的前面好像有尊者说话的声音。惹琼巴就走向牛角的前面,心中想道:“这像是刚才尊者拾起的那个牛角呀!”于是就弯身下去准备将牛角捡起,可是无论用多大的劲也拿它不动。惹琼巴就俯身以面腮著地,用眼向牛角的内部看去,只见牛角并未较前长大,尊者的身体亦未缩小;就如一面镜子中能看见广大的山河一样。尊者安坐在牛角的狭窄处,向惹琼巴歌道:“上师加持入我身,此身若与凡夫同,何堪成为大修士?现以化身显神通,惹琼子兮应顶礼!上师加持入我口,口若妄言或绮语,何堪成为大修士?我歌多富妙口诀,惹琼子兮应善思!上师加持入我心,心若纷起诸妄念,何堪成为大修士?神通明体广大现,惹琼子兮应皈敬!惹琼见地似野鹫,时飞高空时降地,如是高低不稳固,应趋坚中兮善思维。应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内藏大宫室,广大宽敞甚舒适!惹琼修观似日月,有时明兮有时暗,时暗时明不稳固,应趋坚中兮善思维!应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内藏大宫室,广大宽敞甚舒适!惹琼行素似山风,有时急骤有时缓,时急时缓不稳固,应趋坚中兮善思维!应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内藏大宫室,广大宽敞甚舒适!惹琼证果似稼禾,有时好兮有时恶,时好时恶不稳固,应趋坚中兮善思维!应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内藏大宫室,广大宽敞甚舒适!若于微妙因缘法,此心随意得自在,则能进入此牛角,享用宫屋之舒适!子兮!吾今呼唤汝,速入此屋伴老父,父唤子归子应归,为子之道应如是。我乃年迈衰残人,生平从未到印度,身微路险未远游。惹琼青年身健壮,曾往印度游学去,参访众多成就者,依止博学善知识;如今已为大贵人,应住广大舒适屋,干枯废弃此牛角,何能增长我法执?是故吾子惹琼巴,应入牛角内室居!”惹琼巴想道:“看样子,里面地方很大,容得下我应无问题。”想着就尝试着钻进去,努力钻了半天连头或手都进不去。惹琼巴想到:“尊者的诛法也许灵也许不灵,但他的降雹本领却是真的!”一面这样子妄想,一面以颤抖的声音用嘴对着牛角口唱道:“上师尊者祈垂听,汝子惹琼金刚称,见、行、修、果及觉受,或高或低或明暗,或缓或急各不同,皆离贬奖任置之;无论布衣干或湿,子皆祈祷我师尊,父子平等或不等,子皆祈祷我慈父。”尊者听了惹琼巴的祈求后就从牛角中出来,向天空中作了一个手势,风立刻就平息了,云霾也散开了。太阳出来照得大地暖融融的,惹琼巴的布衣一会就晒乾了。二人在地上坐了片刻,尊者说道:“也许刚才的风暴是由我的诛法咒术所引起;但是我一开始就知道你的印度之行原是不必要的。因为我觉得大手印及那诺六法已经足够我的需要,所以我从来就没有打算去印度,你这次去印度求得所欲的法诀非常之好。”惹琼巴说道:“师父啊!我现在真是饥寒交迫,我们到那边牛毛帐篷处去讨一点食物来吃吧。”尊者说道:“但是现在不是乞食的时候呀。“惹琼巴说:“可是我现在肚子实在饿了,无论如何也去讨点饭来吃吧。”尊者说道:“既然如此就去吧!按照习俗和因缘我们应该到前面的第一家那个大帐篷去乞食才对。”惹琼巴却说:“行平等乞食要不畏富,不傲贫,所以我们应该到那最后一家小帐篷处去乞食。”于是二人就走到那座黄色的小帐篷门口,向内招呼作乞食的要求。里面走出来一个面貌狰狞的老太婆说道:“好的瑜伽行者能够无分昼夜的安贫如常;这类人,我们就是拿东西去供养也不会受纳的。像你们这些贫嘴的人,吃了自己的那一份嫌不够,还要到别人那里去打主意!我家中的食物已经在今天早晨布施光了,你们最好到别家去要吧。”老太婆恶狠狠的说了这些不客气的话以后就进里面去了。尊者说道:“今天看样子是没得吃了,太阳也快下山了,不如找个地方早点睡觉吧。”于是二人就在帐篷的对面安睡下来。到了中夜时分,听见帐篷里面有众人喧闹的声音,到了后半夜闹声渐息。次日清晨太阳出来时尊者说道:“惹琼巴,你到对面那所小帐篷里面去看一看。”惹琼巴依嘱进入帐篷一看,说道:“里面除了昨夜那个吝啬的老太婆的尸身外,什么都没有了哇!”尊者道:“既然如此,我想在帐篷里面的地下某处,大概会藏有吃的和用的东西吧。”原来这个地区正在闹瘟疫,这个老太婆的大限也已经到来,竟在泼口恶语之后悄悄地死去了。她的所有财物都被附近的牛场娃拿得精光,只剩下一小口袋的黄油、干酪和熟麦粉,以及一铜匙的酸乳酪。尊者见了说道:“惹琼巴呀!一切诸法都是像这样的。昨晚这个老太婆还那样的珍惜她的财物,今晨却什么也没有了。我俩就是目睹此事的见证人,所以,人应该向乞食者布施才对啊!”于是师徒二人就把老太婆剩下的一点食物作供品,为她作了一个会供。然后惹琼巴就把会供所剩余的残食包好背在肩上准备起程。但是尊者说道:“惹琼巴啊!要吃死人的食物就应该替死人消灾。世上有一句话说:‘年青人要做事和生产,老年人应该消费和享受。’所以现在你应该背起这老太婆的尸首,我在前面为你带路。”惹琼巴害怕会被死尸的污障所染,满心不情愿地背起老太婆的尸首,由尊者在前面领路来到一处沼泽地。尊者说道:“就把死尸放在此处吧。”惹琼巴就把死尸放在地上,尊者将拐杖插在女尸的心间说道:“惹琼巴啊!一切众生都会这样地死去。可是人们却根本忘却了‘死之来临’!所以多半自绝学佛之因缘。我们二人也应该时常深加警惕才对。”于是就向惹琼巴唱了下面这首无常幻化六种譬喻歌:“噫戏上师恩,深浩难思议!无常铭心骨,心自向佛法,一切之所行,自然与法合。人若常念死,必克懈怠魔。无常难预测,死期难自知,昨夜老婆子,今已成尸骨。吾子惹琼巴,勿傲勿顽强,虚心凝神听,老父之教言:我观外境时,见一切诸法,无常不暂住,恍如昨夜梦。念一切如梦,悲感心难安。惹琼应深思,断惑求解脱!思兮怀正道!想兮念佛法!吁嗟此肉身,贪乐欲难填!纵然满其愿,终为苦恼因。此身臭皮囊,内贮众秽物,子兮莫自傲,思维此歌义!细观此身时,知为无常法!如乾达婆城,虚幻无有实,念此心畏惧,悲感意难安!惹琼应深思,断惑求解脱!思兮怀正道,想兮念佛法!人若怀恶心,必难得安乐,心乱念头多,是为悔恼因。性情若暴恶,自恼自寻苦。是故子惹琼,应息诸妄念!舍却众贪欲,思维此歌义!内观此心时,知为无常法,须臾不暂停,如彼林中雀,念此意难安,一心向佛法。惹琼应决志,常年依山住,思兮怀正道!想兮念佛法!还观此呼吸,命息如悬丝,随时皆可断,如昨夜老妪。故于今生事,不应起贪著。吾子惹琼巴,善思此歌义!内观此动息,无常似晨雾,晨雾速消亡,逝空渺无迹,念此我心悲,感叹意难释,惹琼应坚志,断此变动法!思兮怀正道!想兮念佛法!性恶之亲友,伴之必招损,到处兴是非,口舌无已时,如彼老妪邻,作害不作益。吾子惹琼巴,希求莫太奢!谛听并思维,此歌之义理。我观众亲侣,常伴之密友,悟彼无常性,如市集过客。难聚终必散,无有真实义,念此我心悲,感叹意难释。吾子惹琼巴,应舍亲友执。思兮怀正道!想兮念佛法!自己所积财,终为他人享,三有轮回道,业性本如是,悭吝所积财,终随他人去,如昨夜老妪,所有尽荡然!吾子惹琼巴,心莫生贪念,谛听并思维,此歌之义理!冷眼观财物,辛勤之所聚,无常不可恃,如群蜂采蜜,艰辛所聚物,终为他人享,念此我心悲,感叹意难释。惹琼应努力,开启自心藏!思兮怀正道!想兮念佛法!”歌毕,二人将老妪之尸骨埋葬妥善,并超度其神识入于法界。将剩下尚能食用之食物带在身上,向百则之杜远聪行去。这是“牛角的故事”的第二章。

未完待续

转载声明:本号赞成并遵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