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和临床用途的不同,所需煎煮时间和方法也不同,恰当的时间和方法才能发挥药物最大的价值。

常见的煎煮中药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术语,看一看,你都熟悉吗?

『先煎』即先将药物武火煮沸,文火再煎煮10~20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目的是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一般为以下几类:

难溶于水的药以及质地坚硬,不易煎煮的药,如矿物类(石膏代赭石)、贝壳类(牡蛎、石决明)、甲壳类(龟板、穿山甲)、骨类(水牛角)、化石类(龙骨、龙齿)等。

毒性较大的药,如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等。

『后下』即迟后入药,在其他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药再煎煮5~10分钟即可。目的是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后下的药应在汤药第一煎时加入,如有复煎,则多次药液混合再分次服用,需要后下的药物类型有:

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

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等。

『包煎』即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含粘液质较多的药,以免在煎煮过程中粘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

富含绒毛的药,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辛夷等。

花粉等微小药,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蛤粉、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烊化』即溶化。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另煎』即将药物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渣并入其他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为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

『对服』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入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往期精彩连接

咳嗽痰分三种,中医化痰分三法!

“女不离藕”的缘由,女士都关心的话题!

按一按就可以减肥,你相信吗?

全泰堂中药

(邮箱同号)

联系手机: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