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94935.html

经典名方一般源自古代经典医籍或有代表性的古医籍,为各代医家长期使用,并沿用至今,现代临床仍广泛采用,其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以下详细介绍七种方剂,注意方中所用钱、两、斤、合等计量单位是古书所载,与现代标准不同,不可简单照搬。现代所用剂量宜参照括号中所示克数,但具体临床用量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6g)

现代用法

以水煎服后,喝粥以助药力,盖上被子,微微出汗,切记不可出大汗。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特点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之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法之代表方,可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阴阳不和所致之病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甘草炙一两(3g)

现代用法

水煎服后,盖上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特点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之代表方,又为辛温发汗法之基础方。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服。组成石膏碎一斤(50g)、知母六两(18g)、甘草炙二两(6g)、粳米六合(9g)

现代用法水煎,米熟汤成,温服。

功用清热生津。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特点本方为治疗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热盛证之基础方。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组成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苦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18g)、竹叶四钱(12g)、生甘草五钱(15g)、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牛蒡子六钱(18g)

现代用法

做汤剂,加芦根18g,水煎服,等香气大出,即取服,不能煎煮太久。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特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常用方。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组成

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特点本方为治疗少阳病证之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之代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组成

熟地黄炒八钱(24g)、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现代用法蜜丸,每服9g,日2~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填精滋阴补肾。主治肾阴精不足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特点本方为补肾填精之基础方,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脾肾之精气,泽泻、牡丹皮、茯苓祛除湿浊邪气。临床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为辨证要点。组成

牛黄一两(30g)、郁金一两(30g)、黄连一两(30g)、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梅片(冰片)二钱五分(7.5g)、朱砂一两(30g)、麝香二钱五分(7.5g)、雄黄一两(30g)、真珠(珍珠)五钱(15g)、山栀一两(30g)、黄芩一两(30g)

现代用法

将上述药材的极细末制成蜜丸,用金箔包衣。口服,一次1丸。小儿3岁以内,一次1/4丸;4~6岁,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

功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特点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之常用方,凉开法之代表方。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脉数为辨证要点。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