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大辩论赛65钻牛角尖
理性和感性的人都会钻牛角尖,问题的本质是全局最优解(globaloptimum)还是局部最优解(localoptimum)。掉小坑里努力了却无法再优化,就是钻牛角尖。 所谓泡妞泡成老婆,炒股炒成股东,是指优化完成之前就定格了(也有抱怨结果演化超出预料的)。 一般来说,探索太多努力少,是小猫钓鱼;努力太多探索少,会钻牛角尖;两者结合越好,成功概率越高。另外,格局大的人能看到大局(bigpicture),不容易掉小坑里,从而容易找到最优解;逻辑好的人能预先排除无效选项,提高筛选效率。 有时候看上去的最短路径实际上走不通,比如蜜蜂冲着玻璃使劲飞,前途很光明但就是走不通。所以努力了一阵子没结果后,一定要跳出框框,哪怕是绕一大圈,也比按老方法重复来得有意义。 做科研有点像在未知的森林探索,能看见身边但看不远,应该会有很多条出路但也有很多死路,一根筋的人很容易迷路。 我认为一个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和选择:如果知道判断方向,知道登高望远,知道顺着小溪往下游走会有大河、平原、人家,那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再具体一点:1)首先,要知道自己卡住了!知道要停下来分析、寻求帮助,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脱离困境。说起来可能不可置信,但就有很多学生宁可接着一根筋,对所有探索岔路的建议非常抵触,觉得是浪费时间。我的常用回答:“思考比实验快的多,实验卡几个月很正常,查一遍文献只要一两天,瞅准了试一下,并不会耗费几天时间。” 2)要登高望远。不要想到一茬是一茬,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出来,逐个分析、讨论、对比、划掉,最后综合选择。就好比爬树登高很费事,但选对了路,能省下的时间绝对是划算的。一定要知道自己项目的创新点和优势是什么,比如合成上有无新意,有无未知的规律?效果上是否有提升,有无规律?应用方法上能否创新,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如果跟着文献的某个定式,只有一条路却非要走通,我觉得是不靠谱的。应该对每一个可能的岔路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机会,而不是埋头盯着一个方向死磕。 3)顺藤摸瓜,在上面的比喻里就是顺着小溪走。实验设计再好,看不到效果(比如预期的形貌)也是无法优化的。要从有效果的实验条件开始,逐步改进参数,而不是根据牛B的设计空中开花,碰一次运气可以但千万别一直瞎碰运气。 4)跳出框架(thinkoutsidethebox)。比如文献A的方法试了三次都没成功,再试意义不大,宁可把类似文献BCD的方法各试一遍。或者换一下药品的来源试试,或者换一个思路试试,换一个方案再试试,总之,跳的越远越好。 5)实在不行了要认命,做股票的时候宁可割肉损失一笔,也比一直阴跌套牢要好。科研上如果各个方向都仔细考虑过一遍了,要么试过多次要么路太远,实在没有突破的可能了,那就先搁置,直到哪天又有新想法了再来。与其在一个失败的项目投入更多的时间,不如换一个项目重新开始。 生活上的问题分析也类似:比如认为一件事失败了人生就失败了,比如被一个女孩拒绝了就认为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显然都是以偏概全。 追男女朋友追了几年都追不上,需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对方只是在敷衍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又何必在一个地方使劲?要承认失败,该认命的要认命。可以坐在咖啡厅里看看人群里的每一个人,想象一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失败成功,分析一下自己认为成功的人,有没有经历过失败?这算是登高望远。也可以追求不同类型、气质、脾气的女生,这是跳出框框。也可以给自己一年的时间修炼脾气,改变自己不喜欢的几个毛病,这是换个路径。总之千万不要用老方法一错再错,然后感叹人生的失败,这太傻。 人生的成功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考试优秀、发表牛论文才算成功,一件事失败了不算什么。就算一整个方向上都失败了,比如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做科研,那也不是人生的失败,换个行业不就行了。只要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晚一点开始也不是事,比如杨宇半路出家拍哪吒就挺好。 峨大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3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牛角监天猫旗舰店开张啦
- 下一篇文章: 装修攻略之竣工篇牛角监监理装修施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