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买入牛牛丨周记
本周买了一只新股,我称之为牛牛。有人看了K线图之后,很不可思议,民工居然在这么高的地方买股票,疯了不是? 民工经常做些当时看起来买在高点的操作,比如这只,我是在圆圈处买入,很高是吧? 但后面他是这样 具体是哪只股我也不说了,看走势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只。我想说明的是:抛开基本面和估值谈技术面都是耍流氓! 估计大家是追涨杀跌多了有了阴影,看见技术面上涨的多了的个股都有种深深的恐惧感,只想买在低位的股票。但是买在最低点何其难也! 民工不喜欢抄底,因为我不知道我认为的底下面是不是坑,我只喜欢买走上升趋势的股票,只要估值低、基本面长期向好,那长期来看现在的高位也只是低位。 当然,这种操作也有坏处,就是短期有可能买在最高点,我现在持有的平安、金禾和茅台基本都是买在了次高点,这对我没啥所谓,反正我知道肯定会回来的,但对跟我票的就受不了了,不同人有不同反应。 有些粉丝说我是忽悠人接盘,而有些粉丝则发明了“抄民工底大法”,我买的时候不要买,等过几天肯定有更低价。恩。。。你们开心就好,反正赚钱亏钱都不关我事。 对此我也做了反思,现在我在辨析股票的长期价值上,基本算是入门了,但是在买点这块实在做得不太好。我现在有如看着望远镜走路的人,知道远方的路怎么走,但却没有注意脚下的路,所以容易被绊几个跟头。 既然有缺陷,那就要补上,所以我开始学习如何寻找买点,在学习完陶博士的公号文章之后,找到了几种找买点的方法,并在这次买牛牛的过程中进行了应用其中一种方法。 既然又回到了了牛牛身上,民工就索性把买牛牛的整个过程写出来,然后再在里面说买点的事情吧 牛牛的买入逻辑这只股票是5月的时候,我在陶博士的公号文章里看到的,作为博士的铁粉,他的每一只买入的股票我都会进行研究,但我一只都没下过手,无它,选股的模式不同而已。但当我开始研究牛牛的时候,却对它产生了兴趣。 这只股票看着平平无奇,营业收入只增长了3%强,净利润却增长了近95%!什么状况?再仔细看,去年剥离了一个近20亿的业务,导致营业收入增长只有个位数,这是正常的情况。但为什么剥离业务之后,净利润能够增长这么多呢? 牛牛的主营业务有三:白酒、房地产和屠宰,其中白酒占利润比例近9成,净利润能够增长这么多,肯定是白酒的功劳,其他板块没这么大能量。那白酒究竟做了啥,能够在一季度有这么快的增长呢? 我找了一下年报里面的经营情况,白酒这块如是说: “年企业泛全国化市场布局加速推进,已经在河北、内蒙、江苏等18个省级区域形成亿元级市场。亿元级市场稳步发展,新兴市场蓬勃发展,其中福建、新疆等新兴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长江三角洲市场增幅达70%以上,企业泛全国化布局成效显著。网络营销渠道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针对网络渠道量身定制的“倍儿牛”、“牛角尖”两个产品,销量位居京东酒类商品前列。” 所以白酒是在全国范围铺货,才造成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铺货都要给经销商点甜头,比如折扣,账期什么的,如果利润不能成为实打实的现金的话,那利润只能是纸上富贵,但看了下应收预收和现金流,情况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 年报的应收账款上升的并不多,而预收账款上升了一个数量级,现金流也是大大上升。而在一季报大幅释放营收之后,预收账款仍然很高,这代表经销商是抢着把钱给牛牛,而且在卖完之后还继续把钱给牛牛。牛牛的牛栏山二锅头这么好卖?是有啥优势吗? 查阅了报告之后,总结了下,牛栏山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个是品牌优势,就像说到白酒就想起茅台一样,说起二锅头,人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栏山。 第二个是工艺优势,牛栏山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以传统酿造技艺进行生产,各个工艺环节均由经验丰富的酿酒老技师手工操作,对整个酿造过程进行整体把握,保证产品质量。牛栏山二锅头的口感和酒质在低端酒中均属最优,其酒精度覆盖从36度到62度共十余种,相比竞品优势突出。 第三个是性价比优势,牛栏山产品以陈酿和百年两大系列为主,低端产品主要包括白牛二(42度陈酿)、精制陈酿、珍品陈酿,价格基本在50元以下;中端产品主要包括百年系列,价格在50-元;高端产品主要有黄瓷,价格在-元。 与主要竞品相比,牛栏山二锅头具有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同时在香型和品质上又胜过竞品,因此性价比很高。民工专门问过几个老酒鬼,普遍觉得十几块钱的牛二口感比其他一百多的酒还好,比起同等价位的更不用说。 第四个是渠道优势,渠道推力强,经销商普遍愿意代理并销售公司产品,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渠道利润丰厚,卖牛栏山的酒能保证经销商赚钱,而保证高渠道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空间充足。低端产品靠成本优势,光瓶酒没有纸质包装,成本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实力经销商节省渠道费用,使得公司在价格设计上能够给渠道留下充足的利润空间。 综合起来就是,牛栏山二锅头是低端酒里性价比最高的酒,在低端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全国都有经销渠道,且渠道商进货意愿强烈。 那未来牛栏山有多大的成长空间呢?一般来说消费品想要成长,不外乎扩大销量和提升利润率两种方式。现在行业增速放缓,想要扩大销量就必须扩大市场占有率,牛栏山现在在低端白酒的市占率才5%,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提升利润率方面,牛栏山现在还处于全国扩张阶段,所以销售费用会比较高,等市场开拓完毕,销售费用会降低,净利会提高。 从年报看,其在北京地区取得的利润仍占大头,这也就意味着其在全国范围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且牛栏山的性价比与同档白酒相比非常高,提价空间也比较大。所以未来牛栏山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看来白酒这块未来成长确定性很好啊!那地产和屠宰会不会对白酒造成拖累呢?仔细看了下,对于地产,公司的态度是做完在建项目之后不做了,也就是说未来地产会剥离,不会对白酒造成拖累。 而屠宰,现在猪价处于周期低点,未来上升的概率比较大,且随着新的总经理上任,国资委态度的改变,未来屠宰也有可能剥离。且二者利润占比不到5%,无关大局。 所以综合起来,牛牛的主要投资逻辑就是:在更换管理层之后,牛牛开始专心做白酒,剥离不相关的业务。这使得牛栏山二锅头在快速扩张,挤占其他低端白酒份额,从而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再算了一下估值,未来一年市盈率为26.21,假设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为30%的话,预期pg为0.87,估值合理偏低。 按照之前的我的话,可能看到这里就不管不顾地上了。但是在学习了买点之后,我选择了等待。陶博士推荐阅读的《倍强势股》中,强势股在首次回踩以下四条线的时候,是较好的买点,分别是:10日线、20日线、10周线、20周线。 下图的第一个圈圈是一季报发布后,牛牛跳空收涨8个点的阳线,这个缺口代表了市场对他业绩的认可。由于我发现的比较晚,错过了第一次回踩10日线的买点,所以我选择等到股价触及20日线的时候,才在下图第二个圈和第三个圈出手分别买入1成仓,现在看来这个买点还是比较舒服的。 当然,找好的买点并不意味着我要做短线,找好的买点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长线持有。就像走路的时候注意自己脚下的坑,是为了能够走的更远,长线持有与找买点并不相悖。 这就是我在买入牛牛之前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与大家分享。本逻辑不代表推荐,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自负盈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2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回忆高考完第一天,你
- 下一篇文章: 9个医学专家这样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