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之春分
春分 (唐)刘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一.春分的含义 年3月20日(辛丑年二月初八)交节于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斗指壬,达到黄经0度,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书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北半球的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意味着农历二月的一半是春分,而春分正好是于春季(立春至谷雨)90天的中间位置。同样,秋分也是处于秋季(立秋至霜降)90天的一半位置,故称为“分”。 去年的节气养生文章(秋分)也曾经提及,“二至二分”是春秋夏冬四季的中点日子,标志着天地阴阳消长变化的均分或转折点。按照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而四季的确定则是借助斗柄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明确四季的中间日期即二至二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然后其他月份也就很容易确定了,这与西方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不同。由于西方国家地处纬度高,离黄经赤道相交点较远,他们的划分法比以“四立”划分的四季迟了一个半月。故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比“四立”更能实际反映当地气候。 (春分节气的阴阳变化以大壮卦描述)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春分有三候: 初候元鸟至 元鸟,又称玄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九四(从下往上数第4根阳爻)互乾为玄,互兑伏艮为鸟。 二候雷乃发声 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但看不到闪电。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大壮卦)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六五(从下往上数第5根阴爻)震为雷,为鸣,故曰发声。 三候始电 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开始见到闪电。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上六(从下往上数第6根阴爻)上爻动,震变为离,离为电。 二、春分的习俗 1.春分的祭祀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2.立蛋 唐代刘长卿的诗句“从来今日竖鸡子”,就是反映春分民间有立鸡蛋的习俗,虽说是个小游戏,但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了,不可谓不古老。能流传至今,不但蕴含着人们欢庆春天的喜悦,也有希望生活蒸蒸日上和对子孙鼎立的期盼。 3.踏青、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在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当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又称为“纸鹞”、“纸鸢”,故有“川上良人放纸鸢”的诗句流传下来。 三、五运六气话“二之气” 辛丑年的岁运是少羽,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详见大寒节气文章) 二之气(春分—小满),主气、客气都是少阴君火,主客之气相同,因而万物感受火气而生化旺盛,人们也平安健康。因气候温热,故如果发生疾病,也多是温病和具有传染性的疫疠流行,使远近的病人症状相似。由于主时的火热之气与司天的湿气相蒸,故能及时降雨。 四、春分的养生 (一)春分养生的注意事项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因此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 1.适时添减衣物 春分交接,温度与湿度往往相差很大,气候骤变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故应适时添减衣物,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使身体保持微微出汗的状态,驱散冬日潜伏在体内的寒邪。 2.养护好肝气 春分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之季,人的肝气也随之开始旺盛。养护方法可以参照上期惊蛰文中谈到的拉伸肝胆经脉方法,同时注意舒畅情志以及每晚亥时(21:00-23:00)入睡等等。 3.饮食平衡搭配 宜食用有养阳之用的春令时菜韭菜、春笋,助长生机的豆芽、豆苗、蒜苗、莴苣、葱等;滋养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桑椹、樱桃。此外,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可佐以葱、姜、酒等温性调料;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可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使得阴阳互补。 (二)春分养生的有效方法-梳头 1.春分正当时 春分时节,春耕将始,阳气回升,是乍暖还寒之时,而头部是诸阳之所会,百脉相通,且和外界环境接触最多,故春天梳头养生能通达阳气,疏利气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梳头要点 (1)要全头梳 梳齿作用到头皮上,每个部位都要反复梳到。首先应把头发丝梳顺畅,头发不能有结块的情况。 (2)照顾到重点四个部位 a.额头发际线 前额2寸,单独梳5-10次,刺激足阳明胃经,力气不用太大,有感觉即可。 b.头顶百会穴及头部两侧的三焦经 头部五条线,从前往后一次梳到底,从耳际往后刺激三焦经(两条),每条线可梳5-10次。 c.脑后的肩颈放松区 从头顶百会穴开始往后梳到脖子的发尾处5-10次,最后左右活动脖子,可帮助放松肩颈。 3.梳头时间 一整套做下来差不多5-10分钟,效果最好。 一日梳头3遍,起床后、午休前、晚临睡前各一次,用力适中,使头皮有热、胀、麻的感觉。 4.注意 (1)禁忌:头部有伤口不要梳头;饭后半小时内不要梳头。 (2)头发稀疏或无头发者,可用手指代替梳子梳理,方法同上。 (3)梳子应选择圆齿的,以免刮破头皮。不要选塑料梳,木头和牛角梳都可以。 (三)春分保健穴 春分时节,人体的阳气越来越旺盛,有些人因饮食或者作息不当,劳累过度导致脸色暗沉、黑眼圈现象,可以点按以下两大穴位加以缓解。 1.四白穴 瞳孔之下,眼眶下孔凹陷处 是足阳明胃经的循经上口,胃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点揉此穴,能把胃经的气血引到眼部,达到明目的效果。 此穴也称“美白穴,养颜穴”,每天轻揉3分钟,会有皮肤变细变白的发现。 四白穴 2.合谷穴 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 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 (1)开关打开后,颜面的气血会得到有效的补充(“颜面合谷收”); (2)还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 (1)用右手握住左手,右手的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作一松一紧的按压,约每分钟30次。 (2)按压力量需较强,要求出现酸、麻、胀,甚至有窜到食指尖和肘部以上的感觉(谓之“得气”)才能发生功效。 (3)用左手握住右手,同上操作。 体质差者不宜过重,孕妇不要轻易按摩此穴。 合谷穴 .3.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7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中草药菊花
- 下一篇文章: 打个飞的游湘西南航直飞,高明沧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