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气分营分血分,病位清肺热清心
白癜风心理辅导 http://m.39.net/pf/a_6185650.html水牛角 牛角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的牛角?,又名“胎角”。 《本草纲目》曰:“此即角尖中坚骨也。牛之有?,如鱼之有鳃,故名胎者,言在角内也”。性味苦、咸、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说:“牛有数种,本经不言黄牛、水牛,但言牛尔。南人以水牛为牛,北人以黄牛、乌牛为牛。牛种既殊,入药当别”。 对于牛角?的记载,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牛角?灰散治卒下血”。 《本草纲目》“牛角?,筋之粹,骨之余,而?又角之精也。乃厥阴、少阴血分之药,烧之则性涩,故止血痢、崩中诸病”。 对于水牛角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水牛者燔之,治时气寒热头痛”。 唐代《日华子本草》“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宋代张杰《子母秘录》“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本草纲目》将其附于牛项下,用其“治淋破血”。 牛既有水牛与黄牛之分,入药亦有牛角?及牛角之别,但角中含?,古人用牛角?者居多,且多烧灰冲服。 水牛角入药,其用已久,古籍中虽无以其代犀角之说,但因其功效似犀角,故有犀角之用。 今人则多以其代犀角,如广东沈炎南教授擅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大出血,并以水牛角30g代犀角;重庆名医龚志贤治疗鼻衄时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重用水牛角尖久煎以代犀角;北京名医王文鼎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血液病出血时也以大剂量水牛角代犀角等。 另据报道,广东、天津、江西等地用水牛角代犀角,治疗温病及小儿热证,效果良好,实验研究亦表明其药理作用与犀角相似,故年版《中国药典》始将其收载,作为犀角的类同品应用至今。 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提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今天,功效似犀角且不受资源所限的水牛角,是犀角较为理想的代用品。 使用时锉碎先煎,亦可锉末冲服,煎剂用量一般30~60g。 青医药苑感谢您阅读,谢谢您认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6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感冒常用中药清单收藏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