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四爷最近又开始发散了,额,没法子,谁叫在下天生就不满足柯西收敛原则。好吧,今天且暂时收敛一下。说一说那部有点儿令人“发指”的《笑傲江湖》,中的,一个小tip。

86版《西游记》中有个小桥段:唐僧嫌八戒吃相不雅观,便叫他“斯文一些”,这时八戒却说出了一句堪称经典的至理名言:斯文?我告诉你,斯文不能当饭吃。

不错,有的时候,斯文确实不能当饭吃。

不过,基于斯文的中国传统东方审美准则——含蓄,大部分时候是都可以当饭吃的,不但可以当饭吃,而且能彰显出博雅来。

含蓄,含蓄点儿说,中国人叫“蕴藉”。“蕴”就是藏,“藉”就是挡着掖着,不给你看见。直白点儿讲,就是想说什么的时候,偏不说什么,而以他物或他事代指,拐弯抹角,让你去猜,考你的文化功底。

中国古人在此领域可谓强项,不但专长,而且并成为衡量一个人语言、文章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尺。

比如“太阳”,人不能说“日”,得说“金乌”,用太阳中的鵔鸃来代指太阳;“月亮”不称“月”,得称“玉蟾”,因为古人认为月宫中有蟾蜍,与“金乌”是一个道理。同此,“风”不叫“风”,叫“萍末”(《庄子》:风起于青萍之末);“雪”不叫“雪”,叫“六出”(《太平御览》引《韩诗外传》:雪花独六出);“雷”不叫“雷”,叫“丰隆”(《楚辞·离骚》:吾令丰隆椉云兮……丰隆,雷神);“电”不叫“电”,叫“列缺”(《淮南子》:雷以电为鞭,电光照处,谓之列缺);“丁香”叫“情客”(宋·姚宽《西溪丛语》:丁香为情客);“鹤”叫“九皋处士”(《诗经》:鹤鸣于于九皋);“虎”叫“白额将军”(《事物原始》:白额将军、啸风子皆虎之别名。《神雕侠侣》中万兽山庄史氏昆仲老大史伯威便号“白额山君”)“螃蟹”叫“横行介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外骨,则曰介士);“琴”称“七弦”、“桐君”(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已何须,有酒与桐君);“棋”称“手谈”,“坐忘”;毛笔又称“管城子”、“中书君”;钱叫“孔方兄”,酒叫“青州从事”,又叫“平原督邮”;老公对外称呼老婆为“拙荆”;称呼对方父母则为“椿”、“萱”等等,不一而足。

不但物如此,事也一般。

生病了叫“负薪之忧”;挂科了叫“名落孙山”;遭火灾叫“回禄之灾”;考上状元叫“鱼跃龙门”;怀孕了叫“飞熊之兆”;生男孩了叫“弄璋之喜”;生女孩了叫“弄瓦之喜”;不干了叫“金盆洗手”……

只有会用了这些,做到了含蓄,从中国的标准看,那才叫有水平。

古代的高手可谓是把含蓄做到了极致。

就拿《笑傲江湖》来说吧,这是金庸的倒数第二部作品,仅次于《鹿鼎记》,属于他圆熟期的作品,而且按照金庸自己的看法:“长的比短的好,后面的比前面的好”,所以就纯武侠而言,《笑傲江湖》可以认为是纯武侠的巅峰之作(《鹿鼎记》已有点儿历史小说的色彩)。

在这部巅峰之作中,金庸就把这种东方传统的含蓄审美做到了极致,算作是《笑傲江湖》中各种令人“发指”的之一。

便以起名而论,《笑傲江湖》中的名字便远盖金庸其他作品。

例如人名:东方不败、任我行、向问天、风清扬、方证、冲虚、岳不群、宁中则、莫大、刘正风、平一指、黄钟公、黑白子、丹青生、桃谷六仙就明显起得非常有水平。还有不是明显有水平,而是含蓄有水平的,例如令狐冲和任盈盈。

为什么说令狐冲和任盈盈起得也好呢?

可能有的人不太明白,但若知道了“冲”在古汉语中是“空虚”之意(所以冲虚是同意字),而“盈”则是“充满”之意,或许就容易明白了。“冲”和“盈”刚好是一对反义字,而且都传神地暗示了两人的性格和心境。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如果说任盈盈是金庸女主中最害羞的女子,恐怕无人反对。这种“害羞”即是一种美好的人性情感,正是那句汉代古诗传达出的,千载之下,我们后人仍能倍感亲切的美好感觉。

再如恒山派戒、定的字辈排名:不可不戒(即田伯光)、不戒、三定(定逸、定静、定闲),正是出自佛家“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第一步自然要戒,从而戒可不戒,继而入定,再由定生慧。

如果三定的师父要出场,也就是仪琳(注意:仪即科仪,也是戒律的一种)的师祖,我猜她的字辈一定是慧。当然,不是慧能。

再比如其他的名字:日月神教;独孤九剑、葵花宝典;思过崖、见性峰、通元谷、峻极禅院;三尸脑神丹等;都起得既清俊脱俗,又有文化底蕴。

其实,所谓的“日月神教”,金庸就是在暗指“明教”。

这是十分明显的。

所谓“日月”者,“明”也。

金庸在“射雕三部曲”中靠书写明教传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便连自己创的报纸和刊物都叫《明报》和《明报周刊》,明报集团现在已是香港本地最大的报业集团了。相对于明教教主张无忌而言,金庸自然是现实中的“明教教主”。

出于对明教的情感,以及向明教致敬,金庸在《笑傲江湖》中仍塑造了“日月神教”来代指“明教”,即正派人士眼中所谓的“魔教”。但又不能重复自己写过的东西,所以他含蓄地起用了“日月神教”这个名字。

“日月神教”这个名字自然比历史中真实的“明教”霸气多了,而且更具武侠特色,非常符合《笑傲江湖》这部书的江湖寓言的大定位:“朝代、地域、邦国都失落无考了”,也就意味着“类似的情形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日月”不过是最明显的例子,“光明左右使”也不用多说了,还有一处较隐晦的暗示,即日月神教的“黑木崖”和“黑木令”。

也许有人觉得“黑木”这个名字起得并不怎么样,实在是太普通了。不错,乍看起来,“黑木”这两个字确实不怎么样,非常一般,大概四流武侠小说家也能毫不费力地起出这样的名字。

《笑傲江湖》中也有起得一般或不好的名字,比如费彬、陆柏、贾布、上官云这样的名字就属于五流水平,天门、玉玑子、玉磬子、玉音子则属于四流水平,王元霸、林震南、余沧海、木高峰、田伯光等是三流水准,左冷禅、成不忧、岳灵珊等是二流水准。

“左”暗示了嵩山掌门的政治属性,“冷”是他的武功和内在性格写照,“禅”则是他的外在虚饰,同时又点出了和中国禅宗祖庭同在一山的地理特点。

然而,如果深入考究的话,“黑木”实在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流的名字。

为什么这样讲呢?

你得首先知道“黑木”指什么。

顾名思义,“黑木”即黑色的木头,黑即乌,黑木也就是乌木。

乌木,又称“黟”,今安徽省还有黟县,是个很不错的小地方。

《周书·王会篇》:“黟,夷用??木。”

就是少数民族用的一种焦黑的木头(注意:《射雕英雄传》中法华寺有个焦木和尚)。

这个少数民族又是什么人呢?

中国较早的一部词汇书《古今注》(晋·崔豹著)又进一步解释说:“乌木出波斯国。”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色正黑,如水牛角。”

“波斯国”是哪里?

不正是明教总坛,也即摩尼教的发祥之地么?

小昭和她妈“紫衫龙王”黛绮丝可都是波斯美女。

所以,所谓的“黑木崖”也好,还是“黑木令”也罢,其实都是暗指源于波斯的明教,也即书中的日月神教。

不信的话,还记得《倚天屠龙记》中是怎么描述波斯明教的圣物——圣火令的吗?那可是“两尺来长,似透明非透明”的“黑牌”。注意:圣火令也是黑的!至于是不是用波斯乌木做成,也就是“黑木令”,大家可以自己发挥想象。

因此,从“黑木”暗喻“明教”,即日月神教的角度看,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含蓄,非常棒!既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潜在信息,可谓达到了古人承誉的“古拙之巧”,也算是《笑傲江湖》中第一流的名字。

有时候,你觉得不好的,未必便是不好,极有可能是你不懂而已。懂了之后,或许便能明白好在哪里。

—END—

tip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pzff/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