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篇》

如何治疗骨蒸低热

《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爷爷说,为什么要以咸寒来治热呢?小指月说,咸能下,寒能清能降,这热邪是往上往外越的,通过咸寒可以往下往内收,所以以咸寒来治热火。有个病人做过肺结核手术后,一直发低烧,晚上身不由己地出汗,甚至感觉到这汗像是从骨头里蒸发出来一样。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手术前没有这种现象,术后反而虚热难眠呢?老先生说,一般手术都会伤到人体阴液精血,阴液精血不足,身体阳热便会起来,特别是晚上睡觉时,阳入于阴,你阴分不过来涵阳,便会烦热汗出。这病人又说,有没有可以尽快把我这低烧退下来的,天天这样烧,我都觉得很耗气很累?老先生说,有啊,就用白薇配地骨皮,两味药拿回去煎水喝喝看看。小指月说,爷爷,为何选用白薇呢?老爷爷说,白薇咸寒偏苦,咸寒能够治热淫于内;偏苦可以降气,但苦寒之药多偏于燥,唯独白薇虽然味苦性寒,但不躁伤阴液精血,又可以清除血分热邪,所以阴伤有热出汗者,或者病后手术后阴液未复,而见余热未清,这白薇都是不可缺少的好药。小指月又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加一味地骨皮?爷爷说,《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为什么要佐以甘味之品?小指月说,一般甘寒甘凉之药都能养阴生津。爷爷听后说,正是如此,像这些阴分缺失而见骨蒸劳热者,大都身体容易干渴,毕竟汗出伤津,所以需要稍微加点甘寒之品,比如地骨皮,能够清热凉血养阴,还可以清除皮肤蒸热。小指月说,肺主皮毛,地骨皮以皮入肺,以其味甘性寒能清肺降火,降金生水,所以上除蒸热,下养阴水,我明白用这味药的道理了。这病人就用这两味药水煎服,晚上就不低烧了,也没有那种蒸蒸出汗的感觉,睡得安稳了,就像烦热的酷暑,突然转向微微的秋凉一样。所以小指月说,白薇配地骨皮就是给病人蒸蒸发热的酷暑状态转向微微清凉的金秋感觉,所以热退汗止,睡眠安稳。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河北中药手册》曰,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曰,治肺结核潮热:白薇三钱,葎草果实三钱,地骨皮四钱,水煎服。

白薇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atratum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versicolor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苦、咸,寒。

归胃、肝、肾经。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4.5~9g。

中医故事——《白蔹篇》疮痈外用良药

中医故事——《四季青篇》四季常青之心

中医故事——《熊胆篇》不得已方用的熊胆

中医故事——《绿豆篇》解暑第一汤绿豆汤

中医故事——《绿豆篇》绿豆与扁平疣

中医故事——《绿豆篇》解百毒的绿豆

中医故事——《生地篇》水箱缺水车发热

中医故事——《生地篇》增水行舟之大义

中医故事——《生地篇》重用生地治阴虚阳狂

中医故事——《玄参篇》风热头痛从哪里来

针灸篇——针灸治疗选穴方法

中医故事——《丹皮篇》女人斑与洗杯子

中医故事——《丹皮篇》痈疮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故事——《丹皮篇》丹皮在跌损伤里头运用

中医故事——《赤芍篇》瘀热在里用赤芍——开门逐贼

中医故事——《赤芍篇》善治急性乳腺炎

中医故事——《赤芍篇》刚柔并济之道

中医故事——《紫草篇》一味紫草乃血毒清也

中医故事——《紫草篇》紫草在身体里的走向

中医故事——《水牛角篇》一味水牛角治疗狂躁

中医故事——《青蒿篇》治疟要药青蒿

中医故事——《青蒿篇》青蒿煎水洗澡治小儿感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