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协定方
程少为简介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1217/8505800.html 说明 处方的药量单位为袋,以中药配方颗粒袋装规格为计量单位; 处方的用量可参照,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同时,请各中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视网膜病变 活血开窍饮 地龙10g(1袋)赤芍10g(1袋) 当归10g(1袋)川芎12g(2袋) 红花6g(1袋)燀桃仁10g(1袋) 丹参30g(3袋)烫水蛭3g(1袋) 茯苓10g(1袋)白芷6g(1袋) 葛根30g(3袋) 活血祛瘀,通络开窍。治疗暴盲,由于视网膜动脉阻塞,视力突然丧失,而伴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之体征。本病主要由于阴阳乖乱,脉道郁闭,眼被组织失去气血营养。其病好发于忿怒暴悖、思虑郁结之中、老年人。在服药同时,可辅服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3粒,舌下含服。 遵医嘱。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 枸杞子20g(4袋)麦冬20g(2袋) 山药20g(2袋)黄芪20g(2袋) 党参15g(1.5袋)玉竹15g(1.5袋) 葛根15g(1.5袋)茜草10g(1袋) 白术9g(1.5袋)炒鸡内金10g(1袋) 黄连3g(1袋) 阴虚火旺者加醋龟甲20g(2袋)、地骨皮10g(1袋)、玄参10g(1袋);视网膜水肿者减麦冬,加茯苓20g(2袋)、薏苡仁15g(1.5袋)车前子15g(1袋);出血者加三七粉6g(4袋);增殖者加浙贝母15g(1.5袋)。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热化瘀,而且还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修复与再生。适用于儿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遵医嘱。 明珠饮 熟地黄10g(1袋)太子参10g(1袋) 茯苓10g(1袋)石斛10g(1袋) 麦冬10g(1袋)枸杞子10g(2袋) 酒苁蓉10g(1袋)酒萸肉6g(1袋) 蒺藜10g(1袋)菊花10g(1袋) 北柴胡6g(1袋)炒决明子10g(1袋) 密蒙花10g(1袋)谷精草10g(1袋) 炙甘草6g(2袋)木贼10g(1袋) 补益肝肾,明目养珠。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阴虚火旺而致眼病,临床上以目暗、视物昏花、眼前出现黑花、腰痛身乏、舌质红少苔、脉细弱为辩证要点。可见于视网膜脉络膜炎。 遵医嘱。 活血化瘀通络合剂 茺蔚子10g(2袋)郁金10g(1袋) 白芍10g(1袋)丹参10g(1袋) 川芎6g(1袋)当归10g(1袋) 牛膝10g(2袋)焦山楂10g(1袋) 泽兰10g(1袋)莪术10g(1袋) 茯苓10g(1袋)焦六神曲10g(1袋) 地龙10g(1袋)木通3g(1袋) 车前子15g(1袋)木瓜10g(1袋) 醋香附10g(1袋)生地黄10g(1袋) 红花6g(1袋)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治疗各类眼病,如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慢性葡萄膜炎,以及玻璃体混浊和角膜新近瘢痕。各类神经病变、如视神经炎、视神经网膜炎、视乳头血管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及退行性眼病和视神经萎缩等。 遵医嘱。 加减化斑汤 石膏30g(1袋)石决明30g(1.5袋) 知母10g(1袋)甘草9g(3袋) 山药10g(1袋)玄参10g(1袋) 生地黄30g(6袋)紫草10g(1袋) 牡丹皮5g(0.5袋)青黛3g(3袋) 清热凉血,清肝明目。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周边部色素膜炎、色素膜脑膜综合征、交感性眼炎等。适用于气色俱热的实证。诊断为气血俱热的依据是:①气轮或气轮与血轮均有明显充血,眼底见视乳头出血,或视网膜有新鲜出血,脉、舌及症状中有一项属热证表现者;②眼部只有气热或血热表现,全身则必须有血热或气热表现;③眼部无气热或血热表现,全身有气热或血热表现。 遵医嘱。 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犀粉9g(3袋)生地黄30g(6袋) 白芍10g(1袋)牡丹皮10g(1袋)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石盘血管炎、高血压病眼底出血等病,出血多,色鲜红、或伴视网膜渗出、水肿,术血热枉行及血热渗出者。 遵医嘱。 益气明目汤 党参10g(1袋)黄芪10g(1袋) 白术9g(1.5袋)山药10g(1袋) 茯苓10g(1袋)菟丝子10g(1袋) 酒黄精10g(1袋)当归10g(1袋) 丹参10g(1袋)北柴胡6g(1袋) 葛根10g(1袋)炙甘草6g(2袋) 健脾益气,活血明目。治疗脾胃气虚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及早期视神经萎缩等眼底退行性病变。症见纳少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视物昏暗,视野缩小,夜视罔见。 遵医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6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宫牛黄丸奇迹之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