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药神”诞生记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

在今年的一场中药专项拍卖会中,一丸产自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以11万元的天价成交,拿下了中药场全场最高价,成为全场最大黑马。

安宫牛黄丸自古以来即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的美称。

世人皆说:“收藏安宫赛古玩”。

一粒安宫牛黄丸居然拥有堪比古玩的价格!成为万元的“神药”都是因为它——犀牛角。

在古代,犀角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犀角器也和夜光璧、明月珠相提并论,其珍惜程度可见一斑。

据《战国策?楚策》记载:

(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

犀角艺术品在当今亦独领风骚——如在年12月举行的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清早期张骞泛槎犀角雕杯便以万元惊人高价成交(上图)。

然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经过十几年的临床验证:

价格相对低廉的水牛角(包括水牛角浓缩粉),具有与昂贵的犀角同等的疗效。

因此说,将带有犀牛角的“安宫牛黄”炒作到高价,本身只是一场中医领域的商业骗局。

何为“安宫牛黄”

安宫牛黄丸处方来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卷一,是传统的中药急救药品,在过去常适用于痰热型中风,伴有高热昏迷躁动的病人。

现在还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幼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中毒性痢疾、大脑发育不全等伴有高热、神昏、抽搐等危象的急救。

据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卷一的记载:

安宫牛黄丸的方子本来是由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栀子、雄黄、黄芩、珍珠、冰片、麝香11味药物组成,炼蜜为丸,金箔为衣。

“犀牛角”PK“水牛角”

牛黄与犀角是安宫牛黄丸的两位“君药”,所谓“君药”就是对处方中占主要地位,对病症起首要疗效的药物。

其中因为犀角被认为是猛兽的利器,因此中医内经常用犀角来作为解毒开窍之要药。可以通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得知:

“…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症。”——《本草纲目》

年我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之后,野生动物犀牛的角就不能添加到药品里去了。

安宫牛黄丸的生产厂家就改用水牛角浓缩粉来代替,而之前生产的含犀牛角的安宫牛黄丸就变成稀缺资源。

然而实际上,除了市场价值相去甚远外,犀角与水牛角在药理上并无太大区别。

整理《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对比犀牛角与水牛角药用价值:

犀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肿毒。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可见对于安宫牛黄丸中犀角与水牛角的药用价值区别并不大。

临床数据也显示现在采用水牛角(包括水牛角浓缩粉)制作的安宫牛黄丸疗效与30年前以犀角为君药制作的安宫牛黄丸效果相同。

“犀牛角”背后的文化思考

上文可知,犀角为神药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它却有着广泛的信众,这一方面是和商家的炒作有关,而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迷信的成分在里面。

我国古代中医的很多方面,都有稀少程度与医疗效果成正比的认识。

如灵芝便极其难得,故被古人称仙草,《抱朴子》有云:

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不过吃灵芝长生不老确实有些神化地过头了,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直接了当地质疑此类认识:

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

且我国古人一直崇拜强大的动物,也有强悍动物身上血肉或精华之物,食之大补的观念。

如肥遗,作为古代传说中的旱魃之兆,相当于出场自带了个赤地千里的地图包,可谓守关boss级的强大战力。

于是,古人认为吃了肥遗的肉,便可包治百病,百虫不侵,夏天不怕蚊子咬。

《山海经》记载:

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而犀牛,在我国数量实在稀少,古人常年不得见,它又身披重甲,长相独特,力大无穷,因此其角部药效被高度神话,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

犀角,犀之精灵所聚…

何谓精灵?无非是万物有灵论而已!

无论是灵芝“长生不老”的功用,还是“肥遗料理”本身,都纯是无中生有之物。

由此说,“犀牛角”是有起死回生功能之神药的说法,只属于一种原始而浪漫的文化建构而已。

图:不言文玩摄于美国纽约

文:不言文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yfyl/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