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买10瓶依云矿泉水,临期食品的便宜真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4.html 你去过临期食品专卖店么? 原价50元的蛋糕特价10元3份、18.9元的香辣海带结卖4.5元、56元一箱的酸奶卖29.9元、12.8元的依云矿泉水现价0.5元......这样的价格,在平时想都不敢想。 在豆瓣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里,9.1万人的快乐很简单:买到打“骨折”的临期食品,实现零食自由。 真香的不止她们,线上线下,临期食品的爱好者几乎无处不在。 去年,大约有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相关零食店铺达到近万家。大中型超市里,快过期的牛奶、面包、饮料等会被单独挑出来,以折扣价或者买一赠一的形式出售。 前所未有的消费热情,甚至催生了一批临期食品专卖店和APP。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十几家公司做临期食品特卖连锁:包括好特卖、好食期、大汇仓、BoomBoomMarket、小象生活、食惠邦、禾其多等。 短短几个月,有品牌已经融了好几轮资金,把临期食品店铺开到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商圈。 资本市场将其炒得火热,很多普通人却对它着有挥之不去的顾虑:临期食品到底安全吗?购买临期食品,真的没问题吗? 临期食品是什么? 在我们想要弄清临期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之前,首先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临期商品。 临期食品,顾名思义,指的是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零售渠道卖不出去而滞销;另一个,是食品运输或者流转过程出了问题,造成包装破损或者保质期剩余时间不长。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出售过期食品,食品过期后,要么被制作为动物饲料,要么沦为垃圾被焚烧。 与其等到过期后销毁,那么在食品临期的时候降价出售,就是一个不错的处理方式。这一来,既能避免浪费,商家又可以减少库存,而有需要的人也能花较少的钱,买到需要的东西。 而业内普遍遵循的规则来源于原北京市工商局年出台的《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明确了离保质期多久的食品被算临期。 所以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它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 只要储存得当,食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对于很多食品而言,特别是那些长货架期的食品而言,这个保质期都是有一定富余的。 为什么临期食品突然就火起来了? 其实从去年开始,临期食品就已经火了。在微博上,“你会买打折的临期食品吗”引发全网讨论。在哔哩哔哩上,以临期食品为内容的视频播放量能轻松破万。在豆瓣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成员超过九万。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临期食品就能突然火起来了呢? 1、年轻人的挖宝乐园 很多年轻人喜欢买临期商品,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喜欢购买便宜商品时的奖励感,一种“占到便宜”的感觉。对这群年轻人来说,临期商品店更像是“挖宝藏”的乐园,挖宝才是他们去临期商品店的主要原因。 在豆瓣上,一群临期食品爱好者专门建立了“我爱临期食品”小组,他们分享各个城市的临期食品超市地址以及临期食品购买攻略等。“挖宝”才是他们逛临期商品的最大乐趣。 2、低成本试吃的好选择 在临期商店可以低成本试吃、筛选新零食。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很多新零食,质量参差不齐、口味多种多样,价格也并不见得合理。 一袋泡面要卖25元;一代小包装轻食饼干要30多元;一些进口食品,比如某种薯片一包要卖20-30元......这些零食每一个都像“盲盒”,打开之前你并不知道好不好吃。 考虑到试吃成本有可能较高,临期食品店就成了一些消费者“低成本试吃零食”的主要途径。 3、新消费品牌产能过剩 任何一个新风口的刮起,都离不开资本家的推波助澜。年拿到融资的食品企业数量快速飙升至家,差不多是年拿到融资企业数的两倍;融资金额.44亿人民币,相比年翻了一倍还多。 与此相反的是,国家数据统计局数据表示,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线下降,至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9亿元,相当于回到年的消费水平。 有些新消费品牌,一方面没有成熟经验和商品,一方面推陈出新速度过快,又喜欢玩“季节限定”那一套,用小众新口味等卖点吸引消费者眼球,这导致大量的非成熟商品产生。 去年开始,销售端又碰上疫情,供应链受阻,大批零食积压在零食生产商手里。万般无奈之下,我们才能看到今年,国内市场上临期食品店的大规模崛起。 也就是说,临期商品的崛起,本质上是因为拿到融资的食品生产商过多,产能过剩,而需求不增反降,零食饮料市场供过于求导致的。 想要捡到便宜可没那么简单 对合格的预包装食品来说,保质期内都没有食品安全风险。只要状态、风味正常,就可以吃。质量有保证的临期食品销售不仅能够减轻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能让消费者享受实惠,可以说是双赢。 但是,目前我们国家临期食品销售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个别商家妄想打“擦边球”,有一定数量“临期食品”想挑战食品安全的底线,钻监管的空子。而临期食品,跟过期食品就只有一线之隔了。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要如何安全捡漏呢?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建议: (1)奶茶、糕点等含水量比较高的食物一旦滋生微生物,它们变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类临期食品需谨慎购买。即便口感上察觉不出,微生物实际可能已经超标; (2)一些食品注明是需要冷冻或冷藏条件下保藏的,如果门店未按要求储存,或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请谨慎购买; (3)如发现购买的临期食品出现包装破损和膨胀等情况切勿食用; (4)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正规超市购买,尽量不要在小摊小贩处、一些信誉无法保证、监管有死角的网店来买; (5)不要单纯因价格折扣冲动消费,囤积过多临期食品和购入过于便宜的“临期”食品。 写在最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这是著名导演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里的经典台词。 他可能想不到的是,一贯让人觉得“大限将至”的临期食品,现在不但涅槃重生,而且正在收割越来越多人的钱包。“省钱”、“环保”、“消费升级”,这一个个关键词,都精准地戳在了消费者们的敏感点上。 只是,每个捷径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临期食品的低价是建立在特定条件上的,单纯从扫货的角度上来说,这个便宜或许并没有那么好占。但临期食品背后,承载着数万年轻人的小幸福,它是人们在疲惫之余能用高性价比方式得到的快乐调味剂,这可能也是它更大的价值所在。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pw/9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21类中药功效速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