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脾胃为先
刘军连简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886446235639770&wfr=spider&for=pc 中医养生脾胃为先 彭云平 一、脾胃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可见脾胃在维护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从几方面谈谈脾胃在养生中的作用和方法。 (一)脾的作用 脾是五脏之一,属土,有生化万物之意,它的主要作用有五方面。 1、运化功能。首先脾能运化水谷精微,食物经过消化后,其中的水谷精微须由脾来运化,转输到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骨各个组织器官,因此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是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其次是运化水湿,主要指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即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运到周身各组织中去,起滋养濡润的作用。 2、主升清,脾气上行为佳。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3、主统血。脾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血液,使其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脾既是气血生化之源,又有统摄血液的作用。 4、主肌肉和四肢。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体四肢的正常功能也必须脾气输送营养。 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说明人体的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其华在唇,脾主肌肉,口唇也能反映脾运化水谷功能盛衰,脾气健运,肌肉营养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 (二)胃的作用 胃为六腑之一,与脾相表里,有主受纳腐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又称胃为“水谷之海”,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气腐熟消磨,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物质则由脾运化至全身。由于人体后天营养的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胃的共同作用,所以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气又合称为“胃气”,所以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可见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养生的重要性。 二、脾胃虚弱的主要表现 (一)脾胃虚弱的类型和症状: 1、脾胃气虚症状: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腹部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 2、脾阳虚症状:胃腹冷痛, 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3、胃阴虚症状: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 (二)什么人容易脾胃虚弱? 1、经常操心的人:情绪会影响脏腑功能。 2、饮食不节的人:不吃早餐、过饱、不食、乱食;常吃寒凉药物的人;冷饮冷食、常服西药。 3、其他:受寒感冒的人;刚刚病愈的人;熬夜的人。 三、怎样养脾胃 (一)脾胃必须一起养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脾、胃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导致胃弱,过度疲劳致脾弱,故脾胃必须一起养。 (二)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 1、动为纲: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老年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 2、素为常: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食要温凉适当,以免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3、酒少量: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 4、莫愁肠:中医认为,思虑过度易伤脾胃。久之会气血生化不足,使精神疲乏、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从而导致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所以,必须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养,做到心胸豁达,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苦思冥想,更不要对身外之物多费心思。 (三)脾胃养生的四个方面 1、饮食养生:要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单一,不偏食,不挑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清淡,不吃油炸、腌制的食品。进餐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不吃过烫的食物。戒烟限酒,烟酒对脾胃有不良刺激,我们临床统计,每天抽一盒香烟的人,30%~50%有胃病。每天喝克的酒,70%的人有胃病。长期饮酒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吸烟不仅影响肺功能,对脾胃的影响也很大。吸烟同时影响胃黏膜,是导致消化性溃疡难以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可以引起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从而导致食物反流。因此,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戒烟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不同体质的人,要注意饮食个体化。比如根据胃酸调节所吃的食物,胃酸的分泌过多,常有烧心、吐酸水的人,可以吃碱性馒头、苏打饼干,减轻症状。胃酸分泌过少的人,比如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可以吃一些酸味食物,比如番茄、猕猴桃、苹果、山楂、酸牛奶等。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物搭配预防一些疾病,比如吃一些豆制品加上鱼虾,可以防止缺钙;苹果配合茶叶,可以预防心脏病;谷物食物加蔬菜,是预防肠癌的有效食谱。 (1)饮食原则:保证数量,重视质量 一日三餐:“早餐好,午吃饱,晚餐少”。医院洪昭光教授向广大中老年人推荐合理膳食十字经,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指每天一袋牛奶,内含毫克钙。二指每顿摄入主食克,每天-克主食。三指每日进食高蛋白食物三份,每份可以是瘦猪肉50克;或在鸡蛋1个;或豆腐克;或鱼虾克。四指四句话,即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食盐每日6-7克),三四五顿(总量控制,多次进餐),七八分饱。五指每日克蔬菜及水果,另外再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红指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不超过50-毫升,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硬化,或一天一个西红柿。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等,这些食品中内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可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肿瘤等发病机会。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绿茶有抗肿瘤、抗感染作用。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每日食50克可使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下降,对糖尿病效果更好。黑指黑木耳,每日食用10~15克可降血糖及血脂固醇,有助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 (2)膳食的三个重视 重视饮水:提倡“饮水疗法”合理定时饮水(cc/天,起床后、上午、下午及就寝前),提倡多进粥食,讲究饮水卫生。 饮茶有益:抗癌、抗突变作用;降胆固醇和血脂作用;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开2寸。 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脾俞定位: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定位: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定位: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公孙定位: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阴陵泉定位: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缘凹陷处。临床常用穴还有:关元、气海、梁丘、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小肠俞、内庭、地机、血海等。 3、药物养生 ①药物使用原则:首先要明确是否必须用药;第二用量要小,品种要少;第三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第四合理选择和服用补养药。 ②许多药物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如补气药西洋参、人参、太子参;健脾祛湿的山药、甘草、扁豆、莲子、薏仁、芡实、大枣、茯苓、白术等,脾胃气虚的人可常用。养胃阴的药物,如百合、玉竹、沙参、石斛、麦门冬、蜂蜜等,胃阴虚的人可用。胃寒怕冷的病人,可以吃一些温补脾胃的丁香、生姜、干姜、高良姜、肉桂、益智仁等。行气消食的佛手、鸡内金、麦芽、砂仁、香橼、莱菔子、桶皮、木香、白豆蔻、青皮、厚朴、厚朴花、枳壳、枳实等,适用于脾胃气滞,饮食不消化者。 ③把药物作为食补,可以采取药粥的方式。如高良姜粥可以治疗一些寒邪所导致的胃痛、腹泻,但对于热性胃痛、腹泻就应该选用新鲜的藕粥治疗。山药粳米粥有健脾、补肺、滋肾、固精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虚泄泻。扁豆藿香叶粳粥,再放点生姜,有化湿止泻、健脾、消暑作用。用于夏季的急性胃肠炎、腹痛腹泻。 常用药膳:补中益气粥:以人参、黄芪、当归、甘草、陈皮、柴胡、升麻、白术等煎汤熬粥。适用于以躯体疲劳、体力下降为主亚健康者。 逍遥粥:以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白芍、生地等煎汤熬粥。适用于以烦躁为主亚健康者,脾胃肝郁者。 八珍鸡:以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川芎、白芍、茯苓等炖鸡。适用于身体虚弱,易感冒者。 4、运动养生 要注意动静结合,形神守一,注意精神的内守和运动自然保持一致。适度运动,不能过劳。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因人制宜,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比如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气功等。 注意观察运动时的心率。正常 心率:60-次/分钟;极限心率:-次/分钟;运动心率:(-年龄)x(60-75%)次/分钟[例如:70岁老人运动心率次数:(-70)x(60-75%)=x(60-75%)=大约90-次/分钟] 四、既病防变 最后出现脾胃不适要及时检查治疗,既病防变定期复查。比如有萎缩性胃炎的人,一般一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以上复查病变没有明显变化,可以减少检查次数。胃溃疡治疗后,两个月复查一次,由于严重溃疡要与胃癌鉴别,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身体报警的一些症状。如莫名其妙的消瘦,大便发黑,严重的食欲减退,腹胀,或者吞咽困难。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以预防病变的发生发展。 摘自:肇庆市养生研究会《养生研究》第11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pw/9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三香和五香粉有什么区别听大厨一说,才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