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选
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 作者:蒋细旺(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摘要 基于武汉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应用的现状,调查了园林植物在城市绿道建设中的选择和配置方法。结果显示:目前武汉城市绿道建设中共使用种园林植物,涉及45个科,92个属,其中大乔木8种、乔木27种、灌木(含亚灌木、藤本)53种、草本(地被)植物62种;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有水面植物配置、驳岸植物配置、陆生植物配置3种基本类型。对后期武汉市绿道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绿道;园林植物;植物选择;植物应用;武汉市 0引言 “绿道(Greenway)”一词最早出现在年美国纽约州爱德郎戴克公园规划中,标于规划图上的一条线状区域,由道路、森林、河岸和居住区构成。WHYTE[1]在年首次提出绿道设计的概念,年被引入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CommissiononAmericansOutdoor)关于户外环境的报告,从而被官方认可、推广发展,并将绿道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2-3]。中国接受绿道概念并进行应用大约是年[4]。经过多年的努力,绿道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重要城市园林绿化方式之一,城市中的林荫大道、各种形式绿化带和两侧绿色步行休闲道路,以及连接风景区、公园、公共绿地、街道、自然保护区等与居住住宅区之间的开敞、半开敞空间绿色纽带或景观、景点网络绿化的道路,都属于绿道建设,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 绿道不受机动车干扰,具有线性、连续性、可观赏性的特点[5]。绿道可结合城市道路、铁路、河流及市政设施的建设,弥补绿地和园林建设的不足,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使人们能够随时、便捷、快速地进入城市公园、花海、风景区,远离粉尘、嚣闹。城市绿道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审美,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绿道具有生态、游憩、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4大功能。 武汉作为长江中游的特大城市,长江、汉水穿城而过,夏有酷暑、冬有严寒,为了解决夏季的炎热问题更要进行系统、高效的绿道建设,一方面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遮阳避日,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条件。绿道建设作为武汉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6],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等方面都将起积极作用。因此,探讨武汉城市绿道建设中园林植物选择及应用,可满足城镇园林绿化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将对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和建设“美丽大武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调查方法 1.1调查内容 以武汉市重要绿道为调查对象,调查绿道建设中园林植物选择、设计理念、植物配置方法以及在绿道建设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绿道园林植物的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1.2调查地点 汉口江滩绿道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具体包括汉口江滩的观江台、露天广场、翠柳林、群芳蒸蔚、滨江公园、武汉防汛记念碑、峡江云开、一元广场、百泉池、国际友谊林、五角广场、读书角和五福广场、滨江沙滩、亲子乐园等景点。 东湖绿道一期、二期。由东湖绿道串联起来东湖磨山、听涛区、落雁区三大景区以及大学、博物馆、优秀历史建筑、名人遗迹等人文景点的网络、次级绿道。 后官湖绿道一期、二期,具体包括长达km的环湖绿道、后官湖湿地公园绿道、白莲湖示范段绿道等。 张公堤绿道。张公堤绿道以“一线串珠”为理念,形成汉口地区绿色围城的景观特色。集生态防护、休闲旅游、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园林空间。 木兰湖绿道。位于木兰湖周边,体现武汉市郊野绿道特色,集木兰湖环境防护、郊野旅游、户外骑行运动等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和园林景观。 上述绿道是武汉市目前最重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绿道,以它们为研究对象,能充分反映武汉城市绿道建设中使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 1.3调查方法 年5月至年5月间,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种类及其适应性等进行了观察、记录、统计,并探讨适宜武汉绿道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应用。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 在绿道建设和组成的各项景观要素中,园林植物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其表达和体现的正是“绿道”中的“绿”。根据调查,目前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共有种园林植物,涉及45个科,92个属,其中大乔木8种、乔木27种、灌木(含亚灌木、藤本)53种、草本(地被)植物62种,植物种类具体见表1。依据武汉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搭配,阔叶植物与针叶植物搭配,形成了丰富的绿道园林植物群落,基本上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四季景观。但有些绿道仍旧存在植物配置呆板不变、模板化、固定化的缺陷,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部分地区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搭配比例不合理;芳香植物使用不足等问题。另外,绿道园林植物后期养护不足,严重影响了绿道的景观形成和各种优良生态作用的发挥。 表1中植物种类中的8种大乔木为: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池杉(Taxodiumascendens)、银杏(Ginkgobiloba)、垂柳(Salixbabylonica)、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 27种乔木为:柳杉(Cryptomeriafortune)、雪松(Cedrusdeodara)、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圆柏(Sabinachinensis)、龙柏(SabinaChinensis)、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乌桕(Sapiumsebiferum)、桃花(Prunuspersica)、东京樱花(染井吉野)(Cerasus×yedoensis)、山樱花(Cerasusserrulata)、华中樱(Prunusconradina)、樱花‘大岛’(C.serrulatavar.lannesiana′Speciosa′)、晚樱‘关山’(C.serrulatavar.lannesiana′Kanzan′)、樱花‘杨贵妃’(C.serrulatavar.lannesiana′Mollis′)、樱花‘醉红’(C.serrulatavar.lannesiana′Zuihong′)、桂花(Osmanthufragrans)、杜英(Elaecarpusdecipiens)、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乐昌含笑(M.chapensis)、二乔玉兰(M.soulangeana)、广玉兰(M.grandiflora)、玉兰(M.denudate)、石楠(Photiniaserrulata)、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朴树(Celtissinensis)、桑(Morusalba)、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 53种灌木为:日本五针松(Pinusparviflora)、罗汉松(Podocarpusmarcrophyllus)、月季(Rosachinensis)、山茶(Camelliajaponica)、茶梅(C.sasangua)、绣球荚蒾(Viburnummacrocephalum)、鸡爪槭(Acerpalmatum)、三角枫(A.buergerianum)、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西府海棠(M.micromalus)、湖北海棠(M.hupehensis)、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碧桃(Amygdaluspersicavar.persicaf.duplex)、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蚊母树(Distyliumracemosum)、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锦带花(Weigelaflorida)、珍珠绣线菊(Spiraeathunbergii)、夹竹桃(Neriumindicum)、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海桐(Pittosporumtobira)、杜鹃(Rhododendronsimsii)、白花杜鹃(Rhododendronmucronatum)、连翘(Forsythiasuspensa)、金钟花(F.viridissima)、小蜡(Ligustrumsinense)、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云南黄馨(Jasminummesnyi)、夹竹桃(Neriumindicum)、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梅花(Armeniacamume)、无刺枸骨(IlexcornutaFortunei)、枸骨(I.cornuta)、木槿(Hibiscussyriacus)、重瓣棣棠(Kerriajaponica′Pleniflora′)、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金丝桃(Hypericumchinensis)、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紫荆(Cercischinensis)、伞房决明(Cassiacorymbosa)、小叶黄杨(Buxusmicrophylla)、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海桐(Pittosporumtobira)、含笑(Micheliafigo)、刚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Viridis′)、菲白竹(Sasafortunei)、阔叶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s)、箬竹(I.tessellates)、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 62种草本植物为:绣球花(Hydrangeamacrophylla)、美丽月见草(Oenotheraspeciosa)、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花叶芦竹(Arundodonaxvar.versicolor)、葱莲(Zephyranthescandida)、金钟花(ForsythiaviridissimaLindl)、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鸢尾(IristectorumMaxim)、紫娇花(Tulbaghiaviolacea)、黄金菊(Euryopspectinatus)、石竹(Dianthuschinensis)、婆婆纳(Veronicapolita)、红蓼(Polygonumorientale)、水芹(Oenanthejavanica)、香蒲(Typhaorientalis)、蕨(Pteridiumaquilinumvar.latiusculum)、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益母草(白花变种)(Leonurusartemisiavar.albiflorus)、车前(Plantagoasiatica)、黄花蒿(Artemisiaannua)、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棒头草(Polypogonfugax)、狗尾草(Setariaviridis)、大狗尾草(Setariafaberi)、画眉草(Eragrostispilosa)、大画眉草(E.cilianensis)、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灯心草(Juncuseffusus)、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大吴风草(Farfugiumjaponicum)、万寿菊(Tageteserecta)、白花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红花酢浆草(Oxalisrubra)、二月兰(Orychophragmusviolaceus)、鸡冠花(Celosiacristata)、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马尼拉(Zoysiamatrella)、黑麦草(Loliumperenne)、结缕草(Zoysiajaponica)、芒(Miscanthussinensis)、花叶芒(M.sinensisvar.variegates)、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阔叶山麦冬(Liriopeplatyphylla)、花叶麦冬(L.spicataVariegata)、玉簪(Hostaplantaginea)、花叶玉簪(H.undulata)、萱草(Hemerocallisfuava)、吉祥草(Reineckiacarnea)、沿阶草(Ophiopogonbodinieri)、万年青(Rohdeajaponica)、凤尾兰(Yuccagloriosa)、葱兰(Zephyranthescandida)、石蒜(Lycorisradiata)、鸢尾(Iristectorum)、黄菖蒲(I.pseudacoru)、芭蕉(Musabasjoo)、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花叶美人蕉(C.generalis′Striatus′)、荷花(Nelumbonucifera)、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再力花(Thaliadealbata)。 2.2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参照文献[7-8]的方法将武汉市绿道植物配置方式分成水面植物配置、驳岸植物配置、陆生植物配置3种基本类型。 水面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有:单层单种水面植物群落(如东湖绿道的纯荷花配置)和单层多种水面植物群落(如东湖绿道和后官湖绿道)。利用武汉市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绿道较多地使用了水面植物的配置。常见的园林植物有中华美人蕉(Cannageneralis)、荷花(Nelumbonucifera)、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花叶芦竹(Arundodonaxvar.versicolor)、香蒲(Typhaorientalis)等,将绿道与水景有机结合,景观开阔,赏心悦目。 驳岸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有:汉口江滩绿道的单层地被驳岸植物群、东湖绿道和后官湖绿道的乔木-草本驳岸植物群落、乔木-灌木驳岸植物群落、乔木-小乔木-草本驳岸植物群落、乔木-小乔木-灌木驳岸植物群落、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驳岸植物群落等。驳岸是水体与陆地绿道的连接体,防止绿道的临水植物受水胁迫。绿道的驳岸植物配置多以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bilob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柳树(Salixbabylonica)、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乌桕(Sapiumsebiferum)等大型乔木为主,结合地形并与其他小乔木、灌木、地被等形成具有多重层次的植物群体。为了丰富色彩,往往使用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如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白花三叶草(Trifoliumrepens)、黑麦草(Loliumperenne)、吉祥草(Reineckiacarnea)等。但该种配置方式要加强管理,防止杂草丛生。 陆生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有:张公堤绿道和木兰湖绿道的乔木/小乔木-地被植物群落、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群落、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群落、乔木-小乔木-草本地被植物群落、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群落。利用南方地被植物丰富的特点[9-10],大量利用观叶、观花的地被植物和草坪植物,配合乔木、灌木,形成上层-中层-下层-地被植物的立体景观,显著提高了绿道建设质量和观赏效果。 武汉城市绿道园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性、均匀性优点,不仅改善了绿道及其周边的环境质量,还为鸟类等提供了较好的生态栖息地和食源,从而更好地营造了特色绿道植物景观效果。 2.3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与道路的搭配 对于绿道的道路路面,除了利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如石材、彩砖、防腐木等外,对于铺装材料种类、色彩、构型、几何图案及使用频率等也进行了革新。汉口江滩绿道在儿童活动的区域,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铺装,结合多种卡通造型,配合色彩斑斓的绿道园林植物,从而营造出一种天真活泼的氛围。克服了儿童乐园、亲子绿道活力明显不足和过于严肃等弊端。绿道的道路路面彩化,增强了道路系统的色彩,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通事故。 另外,高科技、新材料如高聚物防滑材料的运用[11],也改善了绿道道路系统的防滑性、稳定性、排水性和弹性,如东湖绿道、后官湖绿道、汉口江滩绿道,提高了绿道的舒适度,也有利于绿道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3建议 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绿道的遮阴降温问题、绿道植物的长寿性、抗逆性、抗污染提高保健性、绿道管理粗放等问题,笔者针对目前园林植物在绿道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重视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绿道园林植物选择与应用。武汉市是著名的火炉城市,必须将防止“温室效应”和降温遮荫放在首位,因此,必须栽大树,造大绿。尤其是夏季,要保证绿道遮荫降温。 2)强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性、绿道植物保健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是要选择长寿园林植物,如桂花、梅花、银杏等;二是要选择抗逆性强(耐高温、耐干旱等)的植物,如多选用松柏类、樟树、乌桕等,提高种植存活率,降低养护成本;三是要多选择抗污染、能吸收有毒气体、迟滞粉尘能力强的绿道园林植物,如悬铃木、樱花、海棠、麦冬、车前等,这样有利于城市绿道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绿道园林植物的后期管理。及时除杂草、施肥、浇水灌溉、修剪整形,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持绿道园林植物及群落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略 基金项目:武汉花卉(菊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02100501);年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武质技监局10号);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JHUNWYY2015) 文献来源:蒋细旺.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6):-. DOI:10./j.cnki.cn42-/n..0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pw/8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芦苇分享盆中天地阅春秋简析盆景制作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