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感冒、发烧、咳嗽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感冒首先要辨寒热,下图列出了中医治疗感冒用药的基本思路:

注意:

?风寒发汗的三种方法都不管用的时候,要立即就医;

?轻微咳嗽用念慈庵川贝枇杷露;重咳用小青龙冲剂。

?黄连上清丸清上焦;

?急支糖浆治疗风热感冒的咳嗽;

?小孩子咳嗽的时候,川贝枇杷露、小青龙、急支糖浆,这3种药要分开吃,不可一起吃。

重要说明:

?以下介绍药物以普通成人基本正常情况为例,特殊情况(素有陈疴)请咨询医生;

?所列药物治疗“外感”而非内伤;

?外感特征:发病急,治疗快。

一、风寒感冒

1、正柴胡饮

成分:柴胡、陈皮、防风、芍药、甘草、生姜。

主治:风寒感冒的发烧。用法:成人一次10G,吃到发汗为止,吃一天就够了。受寒引起的发烧或者感冒治疗要点是吃药发汗,记住不是运动、洗澡(那样更消耗正气),吃后盖好被子或者喝一些热的薄稀粥发汗,一般汗出即愈。

风寒感冒若发了汗一般就不必再服发汗药了。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炙甘草。

主治:霍乱,上吐下泻,增热(是持续给热),治疗中焦脾胃虚寒。《伤寒论》第条和第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特点:是中药界的强力“肾上腺素”大蜜丸的药效更佳。。居家旅游必备。含有附子,无论生附子、制附子,都有一定毒性,但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可放心适量服用安全剂量。

附子理中丸是治疗脾胃虚寒、大便稀的温补药,调理中焦脾胃的,其使用禁忌是:有热、津液不够的时候不能用,故舌苔燥、黄、有裂缝的时候不能用。

备注:

l拉肚子分受寒和吃坏两种情况,附子理中丸对受寒引起的特别有效,有的女孩因为体寒生理期不适也可以吃些救急,以大蜜丸为最好,还治疗恶心欲吐,按照伤寒论原义是治疗“霍乱”的,所以出门旅行出差带两丸很有必要。而对难以发汗的人可以先吃一丸以助发汗。而黄连素也治疗拉肚子,黄连性寒,对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拉肚子比较适用。

l通过大便辨寒热:很臭的:有热,用黄连素。不臭的:用附子理中丸。

3、小青龙冲剂

成分: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

用法:成人按照说明两倍剂量。适用于“咳,心下有水气”,水气指水饮、痰。风寒感冒发展到咳嗽阶段,痰白,浑身发冷,正柴胡饮不管用(指吃了不发汗)的时候使用。吃1-2次即可,不能长期服用,若服用一两次未效请及时就医辨证治疗。《脉诊八论》里说喝下去发汗了,就不咳嗽了。

加减:如果烦躁加石膏(辛凉的)。

二、风热感冒:

1、桑菊饮又名夏桑菊颗粒。

成分:夏枯草、桑叶、菊花。

主治: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

特点:是治疗风热感冒最轻的药,适用于风热感冒之初起,舌红特别是舌尖红;味甜,小孩子容易接受。

2、银翘解毒片银翘散为《温病条辨》第一方。

主治风温、温热等病邪侵袭肺部所致的表证。方中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君药。薄荷、牛蒡子、荆芥、淡豆豉助银花、连翘解表散邪为臣药。全方以解表散邪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堪称辛凉解表经典之方。凡感受风温湿热、冬温等邪气所引起的病,表现为微恶风寒、发热、自汗、头痛、口渴或不渴而咳、脉浮数,属风热型者,均可用本方治疗,一般1剂后热度降低,2~4天可痊愈。

特点:治疗热感冒,嗓子痛很有效,主治喉咙、肺。是辛凉解表药。

三、其他中成药:

1、小柴胡又名小柴胡汤,中药方剂,出自《伤寒论》;

成分: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大枣。

主治:往来寒热(一会儿热,一会儿冷),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备注:女人外出游玩期间遇上经期,带上小柴胡冲剂可以防治感冒。

2、藿香正气水(丸)

成分:藿香、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叶、陈皮、厚朴、白术、桔梗、大枣、生姜。

主治:是调理肠胃适用药,还防治瘴气,治疗伴有肠胃不适的感冒。治疗外寒里湿(肚子里有湿气、瘴气,感觉恶心拉几的),恶心,呕吐,不大便,舌苔腻,排湿用。也是出门旅游的常备药,可应对水土不服症轻症。

3、玉屏风:

预防咳嗽时使用,正在咳嗽的时候不要吃。

特别适用于秋冬老是咳嗽、表不固、出虚汗的情况,在秋冬来临之前开始吃,以预防咳嗽。

四、治疗感冒的常见错误及用药

常见错误:寒热部分

1、双黄连口服液

不适用风寒感冒。

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

特点:清凉的药,不适用风寒感冒。不能一感冒就吃这样药,否则只会加重症状。蒲地蓝,比双黄连口服液更寒凉。

2、板蓝根

不适用感冒。

苦,寒。①《本草述》:苦,寒,无毒。②《分类草药性》:凉。

《本草便读》:入肝、胃血分。

清热,解毒,凉血。

特点:板蓝根入肝经、胃血分,而感冒特别是初起多为表症,所以不要一感冒就吃板蓝根,并未能有效。特别是风寒感冒的时候不要吃,风热感冒,也要到很深的阶段才吃它。

3、清开灵

不能退烧。

成分: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等中药制成的液体。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烧,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书童按:这只是个文字简化版,作为家庭应对感冒的简易方法介绍,看官欲知更多详情,敬请期待“乐活沙龙”讲座。本文作者会亲自详解“家庭常备药及其用法”,并在讲座后安排简单答疑,有什么疑问届时可当面请教。

欢迎各位参加沙龙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pw/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