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亲密之旅系列微课第四课我的亲密关系拼
(但也我也不得不承认,闯关容易,维持却是难事。)因为生活持续,总还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情绪按钮被启动的时刻。然而透过学习,越来越知道,当我们情绪激昂时,大概只有10%跟当下的事件有关,90%都跟原生家庭有关(就像我曾经有整理出我的绝望、焦虑和无助感,常常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但当我愿意跳出自己看自己(暂停当下的钻牛角尖),并且去面对与梳理自己的情绪之后,这种「冲动-反应」的情绪按钮启动机制,对我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弱了(当然还是会有高低起伏),可是透过不断操练,6-5-4-3-2-1-1/2,每次掉入陷阱的时间越来越短,就能逐渐将遇到刺激后的「冲动-反应」转变为「理性-响应」,我记得我以前真的是完全让情绪做我的主人,但我想现在我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 这个过程是我理解的「为爱点一盏灯」,不再在情绪的漩涡与黑洞中沦陷,看见差异的事实与美好,也看见自己的感受与需要;也是「为爱留一处空间」,留下求同存异的空间,也留下共同呼吸的空间,并且允许对方有不改变的自由时,对方则会因着感受到爱而悄然改变。 随着我六年前来到台湾,跟父母的相处就变少了,但也显得尤为珍贵。下面我分享与父母的关系。 二、拼一块母女关系:标明爱的痕迹,改变从自己开始 我从小到大的主要照顾者是母亲,加上我12岁时父亲就远赴国外定居,因此那之后就只有我跟母亲一同生活。可想而知,这母女情结有多深。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样的母女生活状态,要么亲近,要么疏远,但从我自己的例子来看,表面上我以为是疏远的,但其实又是亲近的。虽然我常常觉得母亲不太能理解我心中的感受,成长过程中也对我有很多掌控与焦虑,所以我误以为这段关系顶多只能保持不要互相伤害、相敬如宾,但我错了。当我这几年离家求学、结婚之后,有了空间与时间去思考与咀嚼我和母亲的关系,我才越发感受到,我心里面其实非常依赖母亲的,即便是母女关系中存在着很多互相牵制的纠结,但完全无法阻挡母亲对我的爱。 当我试着去回忆,母亲对我爱的痕迹就一一浮现!比如我甚至还记得在我还很小很小时,一直有一个亲密的画面是母亲抱着我唱儿歌,并且轻咬我的耳朵或鼻子,小手或小脚,而我则被逗得咯咯笑,这是一副多么美好温柔的画面!我也记得国中时,每当我学会一首流行歌曲,我都会表演给母亲看,虽然她总说我的歌声有点尖,但她都还是会一首接着一首耐心听完。那时候,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晚餐时刻,母亲跟我一边吃饭,一边看《樱桃小丸子》的动画片,当片头曲开始时,我的身体都会开心地跟着起舞。即便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母亲不仅独自挑起养育我的责任,在家的每一餐都是她亲自准备,一点都不马虎。她下班回到家,有时会带一些小零食给我(是她自己不舍得吃留给我的),对我来说,母亲的包包,就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有着许多小确幸(小小的确定的幸福感)……这样的回忆,实在太多了,一个接着一个蹦出来,挡都挡不住。这里面有好多温暖,好多爱,好多我曾经无法体会的爱! 而我更加感恩的是,从母亲那里,我感受到了无条件的接纳与爱。即便我前面就说,我总是感觉母亲无法接纳我各种各样的情绪(她也总是说我天生很敏感而已),可是当我拒绝和她沟通、对她冷漠、无情、发脾气,口出恶言,甚至到歇斯底里,她都不曾放弃我、拒绝我、离开我、抛下我,反而一如既往地跟我说话、做饭给我吃、生病了照顾我、拼命想给我创造好的生活和环境,甚至还会主动跟我道歉,跟我沟通,希望我们的关系可以好起来。(偷偷告诉大家,我打这段逐字稿的时候,是泪流满面的状态)这不就是无条件地接纳我和爱我吗!?我很庆幸现在的我能够体会,这让我心底里是有极大的安全感的,让我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样困难与挑战,谢谢母亲! 不过呢,每次我回上海跟母亲近距离接触时,多少还是会擦出或大或小的火花。我还开玩笑把母亲比作是「照妖镜」,因为每当我觉得我好像已经学会了些什么,可以够成熟、够智慧地面对她时,但每次母亲都有办法让我「原形毕露」!有一次我先生陪我一起回上海娘家,那天我打算给我母亲来个存款,我还请先生在旁边用手机录像,希望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但结果充满戏剧性——当我说到很抱歉以前会拿她和我父亲的关系来说嘴,让她生气伤心又难过,或许那时候我母亲心里面的小女孩被激发出来,表达她的确很委屈难过,紧接着还搭配了一长串内容和眼泪,我心里一边觉得对于我父母的关系,我也有很多委屈和难过,你这是不是在怪我?另一边又想:「完了,这不是毁了我的存款吗!?不行,我要力挽狂澜。」所以我好像开始辩解,又想要言归正传,于是我将母亲的手握得更紧了,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但气氛也变得更加诡异与僵硬。最后,我们俩的音量越来越大,就差没有吵起来了。这一切,都被录在了手机里面,我到现在都不敢回看XD。不过从此我学到,存款之前,要对存款的内容有把握,这内容所涉及的议题安全度要够高,若有可能引起对方的情绪,也需要接纳和理解,因为重点不在于有没有完成存款,而在于你们的关系有没有被建立,因为你不是主角,对方和关系才是。分享这则存款的反面教材,希望大家笑过之后引以为鉴,不要存款又提款。 后来我先生提醒我,他观察到我跟我母亲的相处,很多时候我被挑起情绪,是因为我很想要改变我的母亲。我被提醒之后,发现真的是如此!痛苦来自想要改变别人!刚才提到的那次存款就是如此,我就想要改变我母亲走我原本设定好的路线,而不是且走且珍惜。我也想到很多时候,我觉得被母亲误解,就要立即争辩,或是发现她怎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和行为时,我都不自觉地在告诉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还要搭配我学到的各种理论与实践,就差开一个讲座给她听了。 我期待下一次跟母亲相处,自己可以更加进步一些,被启动情绪按钮时,先自我调节,也学习无条件地接纳与爱她,我想这样母女关系会更好。 三、再拼一块父女关系:重新认识彼此,拼凑爱的记忆 在前面的分享中,相信大家可以理解,由于父亲在我12岁时就出国生活,因此我跟他的关系是比较疏离的,因为接触不到。虽然在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非常疼爱我,可以和我玩在一起的,但因为在我成长过程中,他因为距离的关系,无法参与,所以我对他的感情也是很矛盾的。曾经我还拒绝接我父亲的电话,除了觉得没什么话好讲,也是因为愤怒、失望和委屈,我无法理解我的父亲为何只能是电话那头的父亲,而不是我身边的父亲。现在想来,真是非常伤他的心。 这些年,我有机会去到父亲所在的地方,与他相聚,重新认识这位熟悉又陌生的父亲。我还记得年农历年,相距我父亲离开上海时已有13个年头,我再一次见到他的那一晚,在机场外的接人区,黄橙橙的路灯光晕,夹杂着用力飘下的大雪,我低头走到离父亲约一两米的距离,但再也走不动,站在原地大哭起来。父亲当然是把我搂在怀里,说着「不要哭」,但谁能不哭? 从那次农历年开始,到现在一共与父亲相聚四次,每次去看他,都有不同且丰富的体验,让我们能够重新认识——我是他女儿,他是我父亲,这么简单的事情。 最近一次跟父亲相处,是我和先生一起去的。在开始的几天里面,父亲尽情分享他从小到大的经历,我用海绵吸水般的态度聆听和响应。我好像要抓住一切机会去了解有关他的一切,甚至到了忘记身边有我先生。先生告诉我,他看到我对父亲的态度怪怪的,特别亢奋、讨好,也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不像是我平时的样子。我才冷静下来,思索我怎么了。我的确也发现,我对待父亲的态度,和对待母亲完全不一样,然而却是无法「做自己」的状态,我其实无法在我父亲面前表达真实的感受,因为我不敢。但我父亲明明是很疼爱我啊。 我发现我与父亲相处时的状态很不平衡,我的倾听和了解,要么是带着贪婪和讨好,要么就是带着预设和判断,这怎么能带出爱和医治呢?或许因为在我年幼时的分别,导致我跟父亲的关系从那刻起被装进了「时光胶囊」里面,而我的任务是要从「时光胶囊」中走出来,在父亲面前成为大女孩,这是我还需要学习和操练的部分 我也意识到,引起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我内在还有许多没有处理干净的心灵垃圾,以至于我在以下两件事上有负面情绪: 父亲所在的城市我们不熟悉交通,所以他几乎每次都接送我们,或是接送到地铁站。但是有一次父亲在车上跟我们说了一种从地铁站自己坐公交车到家的方法。当时我居然心里蹦出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可以不来接我!?」下一秒就自责和羞愧,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看起来我心里某部分,还是觉得我父亲欠我的。但即便是父母常开玩笑说儿女是讨债鬼,作为成年儿女的我们万万不能觉得父母亏欠自己,而是要用新的角度和观点来看待曾经我们的受伤之处,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父亲的离开。可我现在早就明白,当年父亲离开时的无奈与不得已,并且他也亲口过对此很抱歉。我曾经以为我早就过了这个坎儿,心里面完全饶恕了父亲,但看起来还需要继续做功课。 另外有一次父亲开车跟我先生聊得太开心,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被警察拦下吃了罚单,我当下超级生气又无奈失望,还逢人就略带讽刺地告状。其实后来想想,是因为觉得父亲怎么可以如此莽撞不小心,我好像「期待」父亲是个完美的英雄,但这不是他真实的样子,我只是投射出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来安慰在我心里好不容易可以跟父亲相聚的小女孩。因为太害怕失去了,反而不想活在真实里面,也不接纳真实不完美的父亲。当然,也是带着很深的担心,担心父亲一个人在国外不能好好照顾自己。 如果我没有挖掘自己,就根本不了解,原来我还有许多盲点,我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父亲相处,在享受父爱的同时,又能让我及时调整期待与自己,更加真实地活在爱中。 离开时,我留给父亲一张卡片,里面谢谢他为我们做的每一顿饭、当的每一趟司机、买的每一样东西、安排的每一次活动,这是他爱我们的方式,让我感受到无条件的疼爱,从而产生更多安全感,使得大脑细胞之间不断增加新的联机:我是可爱的、我是有用的,我是被爱的,我是被疼惜的,而亲子关系也是可以从陌生到熟悉,渐渐恢复,得到医治的。 在我婚礼时,因为觉得太多言语无法表达我对父母的感谢,所以我写了一首的小诗,叫做《爱的拼图》,分享给大家: 这一块拼图上有妈妈做的花裙子, 那一块拼图上有爸爸布置的圣诞树; 这一块拼图上有妈妈为我担心的眼神, 那一块拼图上有爸爸为我奔走的背影。 一片又一片,有时不知怎么连结, 拼一块责备,又拼一块体贴, 拼一块唠叨,又拼一块挂念, 但永远拼不完的,是你们爱我的诗篇。 愿我们都能在亲密关系拼图中,拼出了解,拼出医治,拼出更加完整健康的真我。 如果我从以前到现在,有了一些的成长,那我真的要感谢我所身处的心灵绿洲,每位天使都是绿洲中的一棵树,在干涸的心灵沙漠中,帮助我找到盼望、找到力量、找到赖以生存的土壤。 这张图是黄博士和我共同创作的,文字是博士改编自歌曲《Somewhere》,插图是我参考《天空之城》的灵感,画出的属于我们的地方——心灵绿洲。大家可以选择简体或繁体版本来欣赏。 以下有点像得奖感言,但真的是我由衷感谢:谢谢我先生,你是我生命中的明灯和知心伙伴;谢谢我的父母,给我无条件的爱;谢谢博士师母、曼丽姐、芳君姐在得知我要进行微课分享时鼓励我、给我加油打气,而在我准备此次分享时感到紧张焦虑,还好有曼瑄让我更清楚知道自己的状态;谢谢新加坡团队的每一位对这次微课的精心安排与鼎力相助,还有你们字里行间对我的鼓励与肯定;也要谢谢此刻用心聆听我的每一位亲密之旅家人,想到有上百人听着我的分享,真是让我感到受宠若惊,愿我今晚的分享可以带给你们一点点的亮光和祝福。 最后,如果你对我刚才分享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想了解更多,欢迎您积极参加6/22、29、30在新加坡的三场培训;对于台湾的家人们,欢迎参加6/29和7/6在台北和台中举办的免费亲密之旅试听分享会哦!黄博士在8月就要来台湾巡回亲密之旅初阶培训和「亲在一起」课程啦!期待你们的参与,容易也会在现场等你们喔~ 祝大家周末愉快,晚安。 JTI国际亲密之旅 —————————————— 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ListeningisLoving,EmpathyisHealing 不是要爱的更努力,而是要爱的更有智慧。 “Itisnottoloveharder,butwiser" 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在"亲密之旅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培训课程” 学习爱,体验爱,传递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pw/4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盛世华诞,为祖国喝彩记龙泉岩乡ldq
- 下一篇文章: 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推动管党治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