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丽水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回首历史,丽水启动以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六城联创”工作,皆是首战当决战,场场“战役”必尽全力,先后创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等国家级荣誉。而全国文明城市,则是城市众多殊荣中最璀璨的“皇冠上的明珠”。   —年,经常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入人们视野,丽水市在过去的两年里,在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连续两次收获第一。   创建不停、力度不减,一届接着一届干,丽水市民在辛勤耕耘、不辞辛劳中,收获着、乐享着全域文明的幸福之城,市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共建着、共享着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全市以上率下夯实文明之基   近三年来,经常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征程,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厉行“丽水之干”。   历任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包社区、包难点、包问题,高密度调研、高频次巡查、高标准保障,先后作出批示指示多次,调研督查20多次。   贯彻“以上率下、全民创建”的精神,全市党员干部、普通市民,以及数以万计的“小园丁”志愿者“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点位不达标不放过”,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和使命担在肩上,记在心里,不断夯实丽水的文明之基。   三年来,丽水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丽水文明风尚塑造成“最整洁、最礼让、最有序、最有爱心、最平安”的山水之城,坚持“小烟头撬动大文明”,在全国率先出台《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在每月的11日常态开展“排队推动日”活动。连续3年,丽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连续15年,丽水达到平安市标准,荣获一星平安金鼎。   城市荣誉的背后,是人们的默默奉献。在省交管局礼让率暗访抽查中,我市礼让率达99.86%,“最礼让城市”名至实归。网格化保洁、常态化“飞保”、“无死角”巡查,确保群众最直接、最关切、最可感的城市卫生环境再上了一个台阶。从“排队上下车、排队乘电梯、排队办事、排队游览、排队购物”等细节抓起,全市深入开展“排队守秩序我最美”推进行动,公共环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都保持得井然有序。打造最有爱心城市,丽水坚持以“最美丽水好人”选树为引领,设立关爱好人基金,开展“微笑丽水”爱心大行动。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省道德模范12人、市级道德模范人,上榜“中国好人”19例21人、“浙江好人”人、“最美丽水好人”人。人无信不立。朱宗鹤、叶石云和季明善、季子娥夫妇获选年“最美诚信浙江人”。在去年的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丽水跃升至第13位,较3年前大幅提升位。   进入年,战“疫”好习惯,更是成为丽水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标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大力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并启动进社区、进乡村、进酒店等“公筷公勺”“九进”活动,共发放“公筷”37万余双。   年5月29日,《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将于11月1日开始施行。《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层面、十六个方面规定了倡导的文明行为,重点治理了公共秩序、社区生活、交通出行、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共享车辆停放等六个领域、二十二项不文明行为。   “美丽创建”把全国文明城市点“靓”   用白砂石码出千里瓯江的模样,“江”两岸是由苔藓、景天、南天竹、芦苇等植物搭配,配合自动喷射的水雾,形成“山色空蒙雨亦奇”般的“丽水山居图”。   在市区丽阳街等主干道、市政府东面口袋公园,以及若干城市景观里,苔藓等绿色植物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幅幅江山微观图,让全国文明城市丽水显得更为靓丽多彩、绿意盎然。   三年来,丽水在持续推进市区“美丽楼道、文明小巷、示范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在“最美市场、最美小区、最美社区、最美校园、最美公厕、最美小巷、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园、最美景区”等10个系列里点面结合,修葺改建,让“盆景”变为“风景”,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对美丽城市和美好生活的认同和向往。   经过一系列工程建设,丽阳坑、好溪堰两大内河水系改造提升,实现“水清、景美、岸绿”。经过对城市立面、社区(城中村)“六乱”、占道经营等30类重点问题的专项整治,丽水城市既有了继光街夜市的“烟火味”,又拥有湖光山色的生态感、现代城市的立体感。   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丽水还力行着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老小区改造、主城区污水收集处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市区新建提升农贸市场8个,先后改造老旧小区38个、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粉白楼道余条,累计完成雨污管网铺设93.6公里。   背街小巷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社区“三防”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等“二十大民生项目”迅速落地,让市区新增了停车泊位1.2万个,建成“最美楼道”多条、“最美小巷”10条、“最美社区”5个,城市各个角落都变成了独立的文明景点。   经常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从细节抓起,25所市级文明校园、所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再加之坐落在丽水各个角落的文明公厕、文明村庄和文明景区,让城市内外形成了一道道最美的文明风景线。   “书香处州”“口袋公园”“15分钟生活圈”……丽水还在不断推进“长者之家”等特色服务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让城市生活幸福满溢。   “小园丁”常创文明城共建大花园   年,我市开展了“小园丁”志愿者平台宣传普及推广活动,全面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汇APP小程序”和“志愿汇签到   年正月初五,市文明办正式向全市发起倡议,广泛动员和招募“小园丁”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24.9万名战“疫”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宣传、卡点联防联控、物资运送、疫情排查、助力复工复产复耕等等战“疫”志愿服务,全市派驻卡点志愿者.1万人次。   战“疫”期间,我市还推出“丽水好人”抗疫专场,共评选出26位战“疫”好人,龙泉市马建花、青田县吴永民等4名抗疫先锋入选“浙江好人榜”,其中,陈锦林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他们都是“小园丁”志愿者,截至年7月底,全市累计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例余人(例)。   不仅仅是战“疫”期间,人们用志愿服务筑牢抵御疫情的“防火墙”,且“小园丁”志愿服务还体现在文明城市创建、复工复产、扶贫攻坚的点点滴滴。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丽水“小园丁”形成了“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   似乎每一项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都离不开同一个主角——“小园丁”,例如“万人共建文明城”志愿服务、“人人成园丁,共建共享美丽幸福大花园”活动、“路段包干”巡查、垃圾分类“八进”、“随手做志愿”、“微笑丽水”、“不文明行为大家拍”、“不文明行为我评议”、“小园丁”暖心等活动。   截至目前,丽水全市志愿者服务队伍达支,注册志愿者人数71.5万人,超过户籍总人口的25%,且年龄结构覆盖广泛,职业身份构成多元,涌现了“小荷”“小青松”“侨乡帮”“花菇朵”等一批志愿服务子品牌,汇聚成了一支全覆盖、精准化的高质量志愿服务品牌队伍。   为了回报这份爱国爱乡的赤诚之心,丽水市给予了“小园丁”志愿者星级评定、积分兑换、免费保险、优惠公共服务等礼遇,还在志愿者及其家属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优待。   最美“小荷”志愿者、丽水华侨单建荣深情地说:“如果让我们市民来投票,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一定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但在常态化建设文明城市的‘长跑’中,我更愿做最后的‘领跑者’,带着丽水一路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丽水日报,记者叶浩博通讯员江璐楠

责任编辑:孙蓓蓓编辑:施会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ls/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