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妇科验方
控制白斑发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205155.html 1.温肾安胎汤(马大正) 鹿角片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2g续断12g杜仲12g桑寄生12g莲蓬10g仙鹤草15g淮山药15g阿胶(烊冲)10g荆芥炭10g 温补肾阳,益母养胎。 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属于肾虚,尤其偏于肾阳虚,表现为阴道出血咖啡色或暗红色,久治难愈,小腹隐痛或冷,舌淡红或偏淡,苔薄白,脉细的患者。 上药加水cc,浸30分钟后,分两次煎,合成cc,阿胶另调冲服。上液分两次服用。 鹿角片、淫羊藿、巴戟天、续断、杜仲,温肾之阳气,桑寄生、菟丝子、淮山药平补肾气,莲蓬、仙鹤草、阿胶、荆芥炭止血。 倦怠无力,加党参15g、白术12g;预防先兆流产,原方去阿胶、荆芥炭,加野苎麻根20g、何首乌15g。 2.凉血清海汤(马大正) 水牛角(水浸,先煎)30~45g生地(切碎黄酒浸)15~45g生白芍15~45g丹皮炭9g桑叶30g海螵蛸10~20g仙鹤草30g阿胶(烊冲)10g荆芥炭10g 清热凉血止血。 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属于中医血热型经量过多或者崩漏患者,临床常见经色鲜红或紫黑,口渴,便秘,舌质偏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滑盛者。 上药加水cc浸泡30分钟,生地另切成薄片,加黄酒浸没30分钟,先用慢火煎水牛角15分钟,再将其余药共同入煎15分钟,煎成cc药液,分两次服,阿胶自调后冲服。 此方系《千金要方》的犀角地黄汤(水牛角、生地、生白芍、丹皮炭)变化而来,水牛角、生地、生白芍、丹皮炭、桑叶,凉血止血,海螵蛸、仙鹤草、阿胶、荆芥炭止血。其中,生地经切碎黄酒浸后,有利于其止血成份的溶出,可以提高疗效。 夹瘀块者,加益母草12g、三七4g,或加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吞服;气虚无力者,加党参15g;肾虚腰痛者,加旱莲草30g、女贞子20g、山茱萸15g;平时湿热带多者,加地榆20g、槐花20g、贯众炭30g。 3.卵巢过度刺激方(马大正) 茯苓皮30g猪苓20g白术30g泽泻10g桂枝6g大腹皮20g陈皮9g桑白皮10g赤小豆45g车前子(包煎)10g槟榔10g天仙藤10g四磨汤口服液2支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超促排卵助孕过程中出现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胸水、少尿、水肿、恶心、呕吐、卵巢肿大等症状与体征,OHSS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脾阳不振,气滞湿阻型的饮症。 五苓散温阳化气,健脾利水,五皮散理气健脾,利水消肿,四磨汤行气散结。三方相合,具有温阳健脾,行气消水之功效。 大便秘结,加郁李仁10g、制大黄10g;如腹部胀痛不明显,倦怠无力,加生黄芪15g;经水来潮,可加益母草30g、娑罗子12g。 4.消癥汤(马大正) 半枝莲15~30g白花蛇舌草15~30g皂角刺12~30g石见穿20~30g牡蛎30g海藻20~30g三棱10~20g莪术10~20g荔枝核12~15g橘核12~15g制乳香4g制没药4g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等,属于中医癥瘕的范畴。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皂角刺、石见穿活血消肿;牡蛎、海藻化痰散结;三棱、莪术破血消积;荔枝核、橘核理气散结;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 血热明显,加夏枯草20~30g、蛇莓20~30g;恶心加半夏12g、陈皮12g;痰多,加半夏12g、浙贝12g;下腹疼痛明显,加三七5g、延胡索12g;下腹胀明显,加大腹皮15g、赤小豆30g;乳房胀痛明显,加山慈姑15g、漏芦15g;大便秘结,加菝葜20~30g;倦怠无力,加生黄芪15~20g、黄精12g;腰酸痛,加何首乌15g、续断12g;食欲不振,加山楂15g、鸡内金6g;口苦干燥,加天花粉15g、天门冬15g;经量过少,加茺蔚子12g、王不留行15g;经量过多有块,经期去三棱、莪术、制乳没,加蒲黄炭10g、益母草15g,并吞服云南白药或改用其他止血方。子宫内膜息肉,加乌梅10~30g、白芷10g、僵蚕10g,吞梅花点舌丹。原方的药物剂量,以肌瘤的大小为依据,或根据患者服药之后的反应情况循序递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ls/8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风和中暑,分不清楚可不ldquo中
- 下一篇文章: 漫谈中药保健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