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水牛角
水牛角 水牛角Shuiniujiao 《名医别录》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bubalisLinnaeus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镑片或锉成粗粉。生用,或制为浓缩粉用。 苦,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癲狂。 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脾胃虚寒者忌用。 置干燥处,防霉。 水牛角 牛角,牛角腮,牛角鳃, 苦,寒。归心、肝经。 急诊科常用药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热病,壮热,神昏谵语,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等症。 15-30克,锉碎先煎3小时;锉末冲服1.5-3克,成药制剂多用浓缩粉。 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bubalisL.除去角塞的角。将原药漂净腥臭、除去杂质,洗净、蒸熟、镑极薄片、干燥;或将净水牛角,干燥,锉成粗粉。主产于中国东南、华东地区。 《别录》:“牛角鳃,燔之,吐苦,无毒,水牛角,治时气寒热头痛。” 水牛角的功效作用 苦、咸,寒。人心、肝、脾、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本品苦能泻火,寒能胜热,咸走血分,能凉心热、泻肝火,清胃热,具有清解诸热百毒之功。 1.清热解毒:①用于毒风壮热,即温病毒盛、壮热不退,配双花、连翘同用。②用于咽喉肿痛,因心火及肝、胃热上攻,皆可结于咽喉致咽喉干燥红肿疼痛,配马勃、山豆根。 2.凉血化斑:斑为阳明热毒,配生地、玄参、丹皮清营凉血,使热散邪去斑退。 3.清心安神:用于高热神昏、谵语躁狂之证,常与生地、玄参、黄连同用;治抽搐、痉厥者,与羚羊粉、牛黄同用。 水牛角系附骨而生,中空有髓质;犀角长在皮肤上、乃表皮角化而成。二药虽本质不同,但药理作用及功效却甚为近似,更因犀角药源现已奇缺、价格昂贵,故今多将水牛角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惟药力稍逊,须加量应用,一般水牛角用量为犀角的5~10倍。 1.配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性味都是苦咸而寒,皆入心、胃等经,二药相伍,相须为用,均能入血、可大清心胃二经实热火毒以凉血化斑,对外感温病邪入营血、时毒喉痹、血热发斑等,每多伍用而立效。 2.配羚羊角:熄风定惊,清热凉血。羚羊角善泻肝火,水牛角主凉心血,二药合用,相辅相成,能清心、凉血、泻肝、降火,为治热盛火炽、内灼心肝、风动惊痛、神昏谵语等证的常用对药。 3.配石膏:气营两清,祛热泻火。石膏主清气分实热,水牛角偏解血分火毒,二药相伍,气血并走,祛热泻火,专治温病高热、气血两燔、烦躁发斑等证。 4.配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解毒。生地黄甘寒以滋阴为胜,水牛角苦寒以泻火为长,二药皆走血分,合用则补泻兼施,既滋阴凉血,又清热解毒,用于热病伤阴、烦躁口干、斑疹舌绛等,甚为相宜。 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 内服:15~30克,锉末冲服或锉末煎服,亦可入丸散。外用:锉粉或烧炭调敷。 孙会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4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牛角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大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