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味苦、酸、咸,性寒,入心、肝经。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效。

《本草蒙筌》:"入阳明。"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少阴,足厥阴、少阴经。"

在古代医籍中,犀牛角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高热神昏、谵语发狂、血热发斑、吐血衄血、痈疽肿毒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使得犀牛角成为了中医药材中的瑰宝。

《药性论》:"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

《日华子本草》:"治心烦,止惊,退热泪痰,解山瘴溪毒,镇肝明目。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

《纲目》:"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

犀角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以牛黄或羚羊角,则清心定惊;配鲜生地、赤芍、丹皮,则凉血止血、配大青叶、玄参、升麻等,则凉血化斑;配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心解毒;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则凉血清热。

目前临床上采用水牛角(即水牛的双角)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按《别录》记载,水牛角能“治时气寒热头痛”,又《大明本草》说:「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据上所述,则水牛角的功效与犀牛角相似,也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静安神等功效。

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类等。近来在医疗上常用价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进了对于两种角的成分研究。简单地说,两种角都含胆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碱性肽类的组成氨基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无之。此外,犀角所含胍类较水牛角为少。

犀牛角或水牛角性寒,不适宜孕妇或体寒者使用。

《本草经疏》:"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

《雷公炮炙论》: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

犀牛角在今天看来是挺有传奇色彩的药材,在今天犀牛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虽然无法用犀牛角来入药,但其应用还是能为现代医学提供参考的。犀牛角是一味珍奇的药材,今天的分享也比较粗略,希望对你有益吧,再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sltx/1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