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生人,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17岁开始学做紫砂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仿古制陶。20世纪50年代参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的组建,被任命为“技术辅导”。20世纪70年代参与宜兴地区古窑址的发掘研究,先后发表数十万字紫砂陶艺论文。20世纪80年代参与组建“紫砂特艺班”带徒授业,为弘扬紫砂文化不遗余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被海内外誉为“紫砂泰斗”。

高振宇,出生于宜兴的陶艺世家,年始从师于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学习紫砂壶传统技艺,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年毕业于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工业设计系陶瓷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立陶瓷艺术研究室。

高振宇老师跟顾景舟先生学徒之初,从扫地三年开始。第一天扫,老先生来看,说地上是没泥了,全落桌上了;第二天继续扫,笤帚全都是乱的,要从角落里边往外扫;第三天洒了水继续扫,有的地方都是水,有的地方没有水......顾老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这样做的道理,但在后面的学徒历程中一一体现出来了,因为做紫砂壶的每一个工艺都有这样一种含义在里面,比如“明针”,“明针”是以水牛角制成的薄片,用于打磨紫砂壶,“起头轻,中间重,回头轻”,就跟扫地一样。

早年照片,中间是顾景舟先生,左边是高振宇老师,右边为徐徐女士

年顾老就要求高振宇老师和徐徐女士每天要做3.5把壶,当年高老师与徐徐对此意见都很大,隔壁都是石膏模具做,生产任务比高老师他们手工做的还低,为此去问顾老为什么一天要做那么多还是手工的,顾老说“我要你们手工做的,比隔壁模具做的还要好还要快”。真正的紫砂壶需要工艺的流畅性,当手跟心完全没有练到一致的时候很难去非常流畅的表达自己的作品。

早年照片,顾景舟先生与高振宇老师和徐徐女士

高振宇老师武藏野美术硕士毕业回国后,又跟老先生在一起,经常聊天,顾老也会给高老师看顾老收藏的一些古代的东西,但是收藏的古代紫砂并不多。顾老问高老师:“西方的东西你也看了,现代的东西都看了,现在你还想学什么?”。高老师让顾老教其紫砂里最传统的紫砂壶。顾老教了好几件:掇只壶,寿星壶(北方民间用的大紫砂壶)等。

第一把学的掇只壶,老先生画图纸,配尺寸,然后高老师开始动手做。做完后高老师让顾老在壶上题字,老先生很高兴说自己很少在自己的壶上写字,“传统规范”和“精神内涵”是老先生在高老师做的掇只壶上题的字,以此对高老师的勉励和要求。老先生的字非常好,天天练毛笔字,八十岁手也不抖。

顾老为高振宇老师所做的掇只壶题字“继承重传统规范,创新贵在精神内涵”

当年高老师与顾老的家走路十分钟的距离,每天高老师都与顾老在一起,带着顾老出去玩,下午顾老教高老师做壶,天天如此。有一次顾老带高老师去见顾老好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在浙江长兴县,是顾老从小的玩伴。去的很晚,中途还玩了几个地方,过去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回去特别晚,当时家里边还以为人失踪了。

顾景舟先生与徐徐女士,高振宇老师拍摄

大家都说高老师是非常幸运,祖辈做这行,父母非常优秀,又有这样的老师,能在大学里学习美术,还有留学的机会去接触世界著名的陶艺家,经过了家门、师门、校门“三门”。

年北京匡时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当代高振宇制李苦禅书三脚瓜形壶,以RMB1,,价格成交。

年嘉德拍卖会,当代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RMB12,,价格成交。

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型。顾景舟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型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顾景舟制石瓢壶乃智欲其圆、行欲其方的砂壶珍品。

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当代顾景舟制虚扁壶,以RMB4,,价格成交。

年4月22日,“以美济心”课程导师栗强带领学员们至高振宇老师工作室参观学习。

高老师拿了几把珍贵的壶,都是老师自己做的,教同学们如何上手,如何看泥料、做工、刻工等。

一把还未完工的手工壶,方中带圆,圆中带方的造型让人看着眼前一亮,感觉很舒服也很乖巧。

高老师的工作台边,有各种制壶工具,大大小小达上千件,每一件都要自己手工制作。

顾老早年前自己手工制作的水牛角明针,后传给了高老师,至今仍在使用。

晚年时期,顾老将所有制壶的手工工具留给了高振宇老师。今日来到高老师工作室,老师将顾老曾用过的工具一一给我们观看,工具的年龄甚至比我们还大。

年初夏,高老师带着自己的徒弟在工作室搭建了一个“子母窑”。

幸运的是我们还拜访到了高振宇老师的母亲周桂珍周女士。周桂珍年生于宜兴丁蜀镇,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对于我们的到来老太太很高兴,也很愿意跟我们分享,70多岁的人了自己还在做壶,将自己刚做完的壶拿出来给我们看,是两把提梁壶,告诉我们两把壶是送给孙女的生日礼物,说是每年都会送孙女一把壶,看的我们羡慕不已。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rybw/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