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了解临床表现及13种常用的中西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 E药汇ID:EYH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既然糖尿病对我们的身体的危害这样大,那么我们应该要怎么预防呢?而一旦患上了,又该怎么服用药物?今天与大家全面了解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认识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 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2.什么是血糖?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通常指血浆血糖浓度 正常人的血糖: 空腹<6.1mmol/L 餐后2小时<7.8mmol/L 3.病理 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4.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 分娩巨大儿的妇女 肥胖者 40岁以上人群 曾经有过高血糖或者尿糖阳性者 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 5.糖尿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多饮、口渴、多食、多尿、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 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 6.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需要在上述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任意一项: 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BG)水平≥7.0mmol/L; 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二 糖尿病的治疗 1.西医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分为如下3种: 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优哒灵、瑞易宁);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糖力)。。 ②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卡博平、倍欣)。 ③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二酮类,包括吡格列酮(艾汀)、罗格列酮(文迪雅)。 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半合成人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等。 2.中医治疗 根据糖尿病临床特点,并结合理化检查,再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对相应病症进行临床分型及辨证施治,临床常分四型论治。 阴虚热盛型 主要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增多,而且尿色混黄,大便干结,苔黄燥,舌红少津。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药材:知母、黄柏、生地、山药、茯苓、丹皮、山萸肉、泽泻、花粉、黄芩 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早期属轻型而尚未出现血管和神经并发症,但有典型的“三多”症群。 注意事项:本方多为寒凉之品,不宜长期服用,中病即止,或随时根据症情加减调整,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如果遇到老年糖尿病或脾胃素虚的患者服用时,剂量宜轻,否则引起胃部不适,腹胀腹泻等肠胃道反应。 温馨提醒:可用消渴丸降糖治标,与知柏地黄汤加减合用,滋阴清热治本,血糖能明显在正常范围。 气阴两虚型 主要临床表现:口干咽燥、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大便干结、尿液短赤,或伴有心悸自汗、视物模糊、苔薄白,舌质胖边有齿痕。 成因:糖尿病中期病人多不按医嘱系统治疗,血糖高就服药,血糖低就停药,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而情绪波动,时间长了,耗气伤阴、血糖数年不退反而加重。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黄芪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药材:黄芪、麦冬、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五味子、太子参、元参、葛根、桑寄生、丹参、酸枣仁等。 功效:治疗糖尿病中期。而黄芪、麦冬、山药、生地等益气养阴,现代药理证明有降糖的作用,因此,中西药治疗血糖逐渐控制,并下降至正常范围。 阴虚血瘀型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痛、口干咽燥、心悸乏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或双下肢微肿、或中风偏瘫,舌质暗或紫暗,伴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且变暗。理化检验血液流变异常、甲皱微循环异常、血小板聚集增强等。 成因:多合并有各种并发症,多由于肾肝亢、痰瘀互结、血脉阻滞所致。 治法:养阴活血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山萸肉、山药、丹参、茯苓、抗白菊、枸杞子、泽泻、猪苓等 功效:治疗糖尿病合并症,病症相对较长。活血化瘀、通脉降脂,增加血液流变,改善血粘稠度,滋肾平肝,养阴降糖,多种药材配合,可调养肝肾、祛瘀化痰,疏通心络,又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达到降糖、降脂、降压的作用,症状减轻,病情得以稳定。 肾阴阳两虚型 主要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不欲多饮、食欲减退、大便溏泄、或时干时稀交替出现、小便浑浊如膏、面色晦暗、齿摇发落、阳痿等,舌苔白而干、舌质暗淡。 成因:失治延误,迁延日久。 治法:育阴温肾 方药:桂附地黄汤加减 药材:桂枝、淡附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参、生白术、猪苓、制大黄等 功效:治疗糖尿病后期的合并症,提供抗病能力,其中可酌加水陆二仙单用来补肾固涩,消除蛋白尿,配丹参活血化瘀、通利血脉,现代药理证明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改善循环的作用,配猪苓能健脾利尿消肿,以将血尿酸,制大黄肠通便排毒以降血肌酐。 3.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选择。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副作用也减小。每单药间有互补性,能更好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 常用的联合疗法: 磺脲类+双胍类或葡糖苷酶抑制剂 双胍类+葡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治疗+双胍类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三 糖尿病日常如何保健? 1.精神保健患者应抱正确的态度去战胜疾病,不能消极对待,不愿工作,不敢运动,整日休息。情志失调,过于劳累,或过忧过喜,均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不利于控制血糖。 2.运动锻炼 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低血糖,可采取散步、做操等轻度的锻炼方式。 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可稍大些,如快走、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不管哪种运动方式,需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目的。 3.饮食保健 主食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副食以疏菜为主,瘦肉、蛋类为辅,可吃小鱼等。正所谓“粗茶淡饭,健康有源”。不论每日三餐,还是四餐,均要吃饱,避免或减少饭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现象。尤其是儿童、孕妇更应注意。平时可将苦瓜、南瓜、亚腰葫芦、番石榴等研粉,适量内服;亦可将糯米、黑豆适量煮粥常服。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能进行良好的控制,只要运用好现有的治疗方法,根据个人情况辨证施方,有针对性地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此外,日常的保健也十分重要,千万不能忽略哦。 由第一药店·药店人综合整理 E药汇 E药菌个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pzff/9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知乎这些药不能一起吃18岁女孩同
- 下一篇文章: 中药二绝密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