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告别止痛药藏医这份痛经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6.html 导语 痛经是指女子经期下腹部疼痛,常伴有下背部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等症状,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期痛但没有器质性疾病;而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内异症、肌瘤、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月经流出道梗阻。 病例分享 01 患者信息 患者:韦某 性别:女 年龄:24岁 患者于2年前因经期受寒而后每次经前1天开始到经期第2天,下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量少,色暗有块,块下痛减,伴腰部酸痛,四肢不温。 B超: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 02 藏医诊断 患者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黯苔白,脉沉紧,小便无色,属原发性痛经,其证属寒凝血瘀型 03 藏药治疗处方 早上:石榴日轮丸3丸/次/每天二饭后服用 中午:十四味羚牛角丸2丸/次/每天饭后服用 晚上:二十五味鬼臼丸2丸/次/每天饭后服用 04 恢复情况记录 患者按照上述处方服用一个疗程后,月经量比前稍有增多,疼痛减轻;第二个疗程后,月经期下腹基本未痛,月经量中等;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藏医解读 由藏医鼻祖宇妥·云丹贡布编纂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对于痛经有着确切的表述,它是指妇女在12—50岁间,病因之初从月经生,患病初期称之为血重;病象血重总象之定义,腰际以下骨蒸潮热痛;肠气热沸脊背膈膜疼,诸脉热选黄水疮疥现,胎血滴漏漩而又化脓。 在藏医学中,痛经属于“妇血症”的范畴,对于妇科病的治疗,藏医学有系统的认识及治疗方案,严格遵循“三因学说”,强调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本案例中的患者韦某通过辨证,诊断出属“培根型”的痛经发病机制,病因是由于患者经期受到风寒或经期涉水或食生冷、居于潮湿之地,从而使风冷寒邪侵入致经血凝滞不畅、经水运行迟滞所致,在藏医里属宫血凝结症。 十四味羚牛角丸 石榴日轮丸 因此,藏医为患者开具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及调经止痛功效的西藏“甘露”十四味羚牛角丸搭配具有补脾健胃、补肾助阳、散寒祛风、提高机体免疫功效的石榴日轮丸及祛风镇痛,调经血的二十五味鬼臼丸服用,从根源上解决患者血虚、血瘀的发病原因及症状,起到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 拓展阅读藏医对痛经的分类 龙型:月经呈现黄色,经期紊乱,月经少而带有血块或瘀血,尿频或有各种子宫疾病; 赤巴型:小腹部隐痛,月经颜色如烟汁并伴有脓液或月经颜色黑黄,发臭,发热,流脓; 培根型:月经呈现寒状,阴道发痒,寒冷,微痛; 血型:月经淋漓不净,即崩漏。 产品介绍 ▲西藏“甘露”十四味羚牛角丸 《集堆篇滴布查》 十四味羚牛角丸国药准字Z 羚牛角、豆蔻、水牛角、紫草茸、鹿角、石榴子、喜玛拉雅紫茉莉、朱砂、熊胆、降香、藏茜草、肉豆蔻、圆柏膏、红花。 本品为棕红色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活血化瘀,调经。用于子宫瘀血,月经不调,腰部酸痛,下腹痛,气喘背痛。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研碎后服用。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原西藏自治区藏药厂) 十四味羚牛角丸主要针对妇科生殖系统——子宫疾病的治疗,从解除血虚、血淤及其引发的症状,起到治疗和预防作用。 该药是藏医治疗妇科疾病最常用药物之一,特别是针对血淤引起的妇科疾病疗效最为显著。由14种药物组成,组方合理,有活血化淤、温肾散寒等功效,主要用于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并且对妇科常见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单独使用或搭配其它藏药配伍使用。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niujiaoa.com/snjxgls/6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宁业堂膏药配方制作大全87种
- 下一篇文章: 牛角梳能用一辈子吗